唐从祥颖儿莫文蔚百家奖我的长辈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文艺播报

莆仙戏亮相泰国展示“古艺薪传”
时间:2019-11-03 09:17:47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原标题:莆仙戏亮相泰国展示“古艺薪传”

  10月21日至25日,由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和莆仙戏鲤声艺术传承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特色剧种海外推广计划项目“古艺薪传——中国莆仙戏”落地泰国曼谷,在曼谷中国文化中心演出两场,并走进泰国中央电视台进行“中国戏曲风采——喜迎莆仙戏访泰”专题交流访谈。

  莆仙戏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继承了中国戏曲在初生时期的表演艺术遗存。莆仙戏的表演体系独特,被称为“傀儡介”,以人模仿木偶动作着称,用丰富的体态动作和歌舞相偕的表演形式实现人物个性的塑造。莆仙戏的音乐保留着古老的曲牌体形式,有音乐曲牌1000多支、锣鼓经300多种。2006年,莆仙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此次在泰国演出,福建仙游的莆仙戏剧团带来《敬德画像》《咬脐打猎》《千里送》《迎春牵狗》《百花亭》5部艺术作品,涵盖中国唐代以来广为传颂的众多民间故事,展示了中国人民对英雄、爱情、伦理等的观念和态度。为易于当地观众理解,曼谷中国文化中心为每场剧目安排了中泰文字幕投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王馗在演出期间讲解了莆仙戏的艺术特色与文化个性。两场演出座无虚席,观众反响热烈。

  值得一提的是,泰国传统宫廷舞剧样式孔剧、泰国华人群体传承的泰语潮剧(优泰剧)分别与中国莆仙戏同台共演,为中泰文化交流写下精彩一笔。孔剧是演绎印度史诗的泰国古典戏剧样式,与东南亚相关国家古老戏剧样式的历史文化渊源一脉相承,借助精致的肢体表演表达丰富的情感世界。泰语潮剧是泰国潮州移民将潮剧用泰语进行泰国化改造后形成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中泰文化交流的结晶。

  在泰国中央电视台的访谈节目中,王馗阐述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的剧种、剧团建设,介绍了莆仙戏源远流长的艺术传承和当代创新。中泰两国戏曲专家就进一步加强两国戏曲交流进行了深入探讨。

  1. [内容来源:中国文化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