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莫文蔚颖儿我的长辈知青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内新闻

高速ETC为何推进这么难?北青报:由于利益问题
时间:2019-06-06 08:57:04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原标题:不停车快捷收费打开了想象空间

  文/乔杉

  6月4日,发改委下发《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快捷收费应用服务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到2019年12月底,全国ETC用户数量突破1.8亿,高速公路收费站ETC全覆盖,货车实现不停车收费,高速公路不停车快捷收费率达到90%以上。其中明确,给予ETC车辆不少于5%的通行费优惠,对通行本区域的ETC车辆实行无差别基本优惠政策。(6月5日《北京青年报》)

  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77.35万公里,是1984年末的5.2倍。其中,高速公路达到13.65万公里,里程规模居世界第一。与此同时,大量存在的收费站,也一直是舆论关注话题。大量收费站的存在,不仅意味着大量设施建设成本、人力成本、管理成本,也在事实上降低了道路的通行效率。

  应该说,这几年收费站整体上呈现收缩趋势。《2017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显示,与2016年末相比,2017年全国收费公路主线收费站由1575个减少至1338个,净减237个,下降15.0%。取消收费站的技术后台,就是ETC的大量采用。回顾ETC的发展轨道,先是不出市,然后不出省,现在不出国,已然全国一张网了。

  顾名思义,不停车快捷收费,意义首先体现在快捷上。相对于人工收费,ETC系统直接通过,能够省下缴费特别是排队缴费的时间。省下来的十几秒或者几十秒,在平时可能连“发个呆”都不够,但在高速通行中,却会极大提升旅途体验。而且,当车流大量集中时,还有可能避免拥堵的发生。往年黄金周,很多拥堵发生在收费站,很多是因为排队缴费而引起的,交通部门也因此拿出了应急方案。

  除了有形的快捷,还有无形的开放。ETC的好处,并不是现在才显现出来的,为何推进这么难?从根本上讲,还是认识问题。一直以来,虽然在事实上所有公路都是连在一起的,但由于利益问题,还是有一根根线划出了网格,各个收费部门坐在自己的网格里面,享受着“岁月静好”。当情怀失去时,郑板桥讲的“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自然也就只能挂在墙上,当成书法欣赏了。

  过去有句话,“要想富先修路”,打开的是道路也是心路。中国经济40年高速增长,与高速公路、高铁以及信息高速公路带来的革命性改变有着很大关系。“三高”沟通了外部世界,也连接了内心世界,真正重塑了经济地理。高速度是与高境界连通的,是真正站在时间和空间的最高峰审视自身,体现的是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如果说过去高速更多需要做加法,解决总里程的问题,那么现在则要开始做减法,沿着道路“打通关”,破除制约发展的各种“玻璃门”“弹簧门”“隐形门”。加法减法,大道相通,都落脚到“通”上来。

  目前还有不少领域存在类似收费站这样的痛点,以“全国一张网”作为关键词,可以搜索到很多。通则不痛,痛者不通,主要就是因为利益掣肘固化,没有真正打通畅通。当然,对于历史现象必须历史地看,一些现在的问题在当初可能是迫不得已,有的还是巨大进步。但现在既然已经到了半山腰,既然已经具备了解决的可能,特别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坚定的支撑,那就应该下决心摁下“启动键”“快进键”。就像高速不停车快捷收费,拿出时间表,挂出线路图。

  不停车快捷收费何止带来快捷?以高速公路、高铁与信息高速公路为代表,我们已然进入了一个“对此可以酣高楼”的时代,迫切需要打破坛坛罐罐,清除枝枝蔓蔓,保持改革开放的锐气,扫除纵向阻碍和横向分割,实现更多的“全国一网通”。不停车收费打开了丰富想象空间,启示改革开放要做到不停步、迈大步。

  1. [内容来源:北京青年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