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余青峰 中国当代青年剧作家,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主要作品有:越剧《被隔离的春天》《藜斋残梦》(合作)《赵氏孤儿》《大道行吟》《结发夫妻》《烟雨青瓷》《青藤狂歌》,越剧音乐剧《女人街》,越歌剧《简爱》,锡剧《江南雨》,绍剧《秋瑾》,戏曲《兰陵王》《侯朝宗与李香君》《李师师》,话剧《隐藏起来的人》,越剧电视电影《李清照》等。其中,《被隔离的春天》荣获第十一届中国人口文化奖金奖、最佳编剧奖,《赵氏孤儿》荣获第四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金奖、首届中国越剧节金奖、第二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李清照》荣获第五届中国戏剧文学奖金奖,《江南雨》荣获第十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大道行吟》荣获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女人街》荣获第九届中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烟雨青瓷》荣获第二届中国越剧节金奖,《结发夫妻》荣获第二届中国越剧节金奖,2009年获得第四届杭州文艺突出贡献奖,2009年获得第二届杭州文艺桂花奖艺术贡献奖,2010年获得杭州市劳动模范称号。
1
娱乐本身属于一种艺术形态,是带有表演性质和欣赏本能的互动,娱乐是由表演者和欣赏者组成的,缺一不可。
娱乐,首先是一个广义的概念,通过一种表现喜怒哀乐的方式或技巧,以使接受者获得快乐的活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有云:“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这应该是“娱乐”二字的最早记载。这段话的意思是,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人乐曲,就让我献上盆缻,请秦王演奏一曲,借此互相娱乐。
越剧《李慧娘》剧照
可见,“娱乐”这个词汇最早是作为一种政治角力的工具出现的,蔺相如的政治智慧可能比秦王的演奏更精彩而刺激。但毋庸置疑的是,娱乐本身属于一种艺术形态,是带有表演性质和欣赏本能的互动,娱乐是由表演者和欣赏者组成的,缺一不可。
追溯到久远的年代,有一种娱乐活动叫“傩”——戴着面具的歌舞,是“人们在特定季节驱逐疫鬼的祭仪”。这样的仪式通常是全民参与的,人无贵贱,位无尊卑,是古人的一种精神狂欢,是充满敬畏感的娱乐活动。傩戏,是戏曲的雏形,是一种原始的全民娱乐,表演者也是欣赏者,既能娱情悦性,又能升华心灵。或者说,这是一种精神的自慰。
如果说,傩戏是戏曲的雏形;那么,后来的倡优百戏、角抵参军、勾栏瓦肆则是戏曲的摇篮;元人杂剧、明清传奇应是戏曲的盛宴。无论是戏曲的雏形、摇篮还是盛宴,戏曲肯定是作为一种娱乐方式而出现、存在、流行,并且,肯定是作为当时历史社会所盛行的甚至是最流行的娱乐方式而深入人心。
2
中国戏曲之“娱乐”,并不是庸俗趣味,也不是简单地取悦观众,而是在技艺化的唱念做打中,有思有想,有道有德,有血有肉,有真有美,有情有感,有悲有喜,有爱有恨,有滋有味。戏曲,实在是一种高级的娱乐。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符号,譬如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传奇。这些个无法复制的文化符号是由当时社会主流和文化精英创造的,然后流传民间,扎根华夏,由此串起了中华民族的文脉,引领着炎黄子孙的灵魂。
京剧《贞观盛事》剧照
自宋元以来,“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逐渐发展成为流行文化,历经千载而不衰。传承至今的诸如元杂剧《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赵氏孤儿》,明传奇大家汤显祖之“临川四梦”,以及清代“南洪北孔”之《长生殿》和《桃花扇》,都是不可逾越的经典。所谓经典,必先流行,流而行之,经而典之。甚而,戏曲在元明清是作为流行文学和主流文化而存在,人人传抄,洛阳纸贵。
戏曲在元明清的流行,能够作为一种“大众娱乐”的广泛传播,是有其深刻原因的: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