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莫文蔚颖儿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内新闻

跨军地改革完成 长安剑盘点政法改革十大成就
时间:2019-07-20 06:35:00  来源: 长安剑  作者:  

   原标题:跨军地改革完成!盘点政法改革十大成就

  文/中国长安网郭莎莎

  7月19日,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在四川成都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郭声琨19日主持召开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深入总结2018年政法领域改革成效,进一步增强全面深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会议指出,此次政法领域改革涉及范围之广、触及利益之深、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难题。

  会议盘点了政法领域改革取得的十大成就。

  一是党委政法委机构改革全面落实。 各级党委政法委机构改革任务顺利完成,综治、维稳、反邪教等职能有序整合,统筹协调政法工作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颁布实施,党领导新时代政法工作的总体格局和运行体系已经形成。

  二是政法机构职能体系不断优化。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金融法院、互联网法院相继设立, 法院检察院内设机构改革加快推进。公安部机构改革任务全面完成,行业公安机关实现重大体制性变革,组建国家移民管理局并实现高效运转。司法行政机关重新组建工作全部完成,机构履职更加顺畅高效。法学会改革深入推进,党建工作得到加强。

  三是跨军地改革有序高效完成。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改制,海警队伍转隶,武警黄金、森林、水电部队转隶,武警部队撤收参与海关执勤的兵力等6项改革任务按计划圆满完成,队伍指挥领导关系及时调整到位,部门职能有效衔接。现役官兵和非现役人员实现顺利转隶移交。

  四是司法权运行机制更加健全。入额领导干部办案制度加快落实,新型办案机制不断健全,直接由独任法官、合议庭签署的裁判文书达98%以上,入额办案、办案担责、有责追究的司法权运行机制正在形成。

  五是诉讼制度改革取得突破。“分调裁审”机制改革深入实施,江苏、浙江、四川等地案件增幅下降。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持续深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和刑事速裁程序不断完善。执行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如期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目标。公安机关、检察机关配合解决留置场所、证据收集审查等问题,刑事诉讼程序与监察委员会调查程序衔接机制更加健全。

  六是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稳步提升。公安机关受立案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执法全流程记录机制不断健全。司法行政机关对行政执法的指导、协调、监督进一步加强,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进一步加大。

  七是维护安全稳定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建立多部门协作、跨地区联合、军警民一体反恐怖侦查模式和指挥处置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反间谍机制,维护国家政治安全能力稳步提升。警种合作、部门协作、区域联动机制加快完善,防范打击犯罪能力不断提高。

  八是政法公共服务改革持续深化。公安机关在移民和出入境服务管理、户籍制度、交通管理等方面推出50多项便民利民新举措。跨域立案诉讼服务改革不断深化,检察服务中心建设取得进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健全。

  九是政法智能化建设加速推进。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深入推进,全国55%以上的法院实现网上直接立案、47%以上的法院实现网上预约立案、51%以上的法院实现电子送达。“雪亮工程”全面推进,45个示范城市(区)重点公共区域视频覆盖率达到96%。公安大数据战略、智慧检务、“数字法治·智慧司法”建设深入实施。

  十是政法职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基本形成,政法机关和法学教育研究机构人员交流机制不断健全,政法干警职务序列及工资制度逐步完善,职业保障政策基本落实,职业尊荣感明显提高。

  同时,会议指出改革实践中仍存在问题,同改革的预期目标有一定差距,同履行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职责任务还不完全适应。

  “成绩是前进的动力,问题是前进的指向。”会议要求,要对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的改革任务,对照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部署的改革新任务,逐一对标对表,对已经完成的要及时总结经验,对尚未完成的要查找原因、加快推进。只有化成绩为新起点、变问题为发力点,增信心、立恒心、强决心,才能把政法领域改革进一步向前推进。

  1. [内容来源: 长安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