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百家奖莫文蔚我的长辈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内新闻

新京报:大货车如何才能不超载也赚钱?
时间:2019-10-13 08:09:31  来源:新京报  作者:  

   原标题:大货车如何才能不超载也赚钱 |新京报快评

  文 |刘远举

  江苏无锡发生的高架桥侧翻事故,导致3人遇难、2人受伤的悲剧,引发社会关注。初步事故分析显示,应是由于大货车超载导致,据警方介绍,还有一辆大货车装载7卷钢卷板,大货车荷载只有30多吨,而一卷钢卷板重量就达28吨多,两辆大货车累计超载300多吨。由此,超载这一老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新焦点。

  货车超载是一个违法的社会现象,其本质是经济行为。所以,要找到宏观的解决方法,首先要把微观的经济过程,价格传导过程、各方博弈搞清楚。

  现在“不超载不赚钱”不仅是运输行业内的潜规则,也在一夜之间成为社会共识。顺着这个思路,提出的解决办法,就是让司机不超载也可以赚钱。那么,就要降低司机的成本,所以,有观点把问题指向了中国的物流费用。

  成本的确推高了中国的物流费用。中国高速公路的过路费,各种违规的收费、罚款,都增加了物流的费用,这些费用都是从司机手上交出的。所以,有观点认为:降低这个费用,可以降低物流的成本,就能让司机多收入、不超载。

  但是,这样就能达到目的吗?

  降低高速过路费,减少各种违规罚款的钱,确实可以给这个行业留出更多利润。但这多出来的利润,有多少能留在行业中,在行业中又是如何分配的呢?实际上,并不是像人们所想的那样留给了司机。一个行业、一个岗位的纯收益,理论上取决于技能的稀缺性、劳动的强度。

  比如,货运中介、货运公司会认为,司机交的钱变少了,那么,他要降低给司机的运费,这个时候,就等于在公司、中介与司机之间进行分配。如果货运公司强势,司机的收入并不会上升,而是货运公司节约了开支。而货主、厂商既然看到物流行业的成本下降了,他们给货运公司、货运中介的费用自然也会下降。这个时候,物流行业降低成本产生的利润,就流向了厂商。

  而厂商也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他们成本降低,很可能就会降低出厂价格。出厂的原材料降低了,又会影响下游产业。如果是最终消费品,销售渠道可能会吃掉一部分利润,消费者可能也会得到一部分好处,某种商品的价格就降低了。物流的价格,涉及整个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原材料、商品、快递等。2018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3.3万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4.8%,物流费用的占比很大。所以,物流费用降低,很可能就是物价降低。反过来说,过路费、不合理的罚款等上升,则会推动物价的上涨。

  我们再继续进入更微观的层面。

  装60吨,收6000元,成本5000元,赚1000元。装40吨,虽然油钱降低了1000元,成本变为4000元,这时仍按100元的单价,收4000元,肯定没人干了,因为不赚钱,市场供给就消失了,所以,肯定还是要收5000元。

  但这时候货主的单价成本更贵了,变为125元一吨了。多装是一个通过更大的变动成本分摊固定成本的办法。车的折损、驾驶员的劳务费等,都是固定的,但油耗等是根据装载量而增加了。多装就可以把车的折损、驾驶员的劳务费等分摊得更薄,从而达到降低货运成本的目的。所以,货主就会要求增加装货量。

  货主的这种要求,司机很难拒绝。这个司机不干,有的是司机要干,反正这一行门槛低,只要驾照符合资质,每个月承担1万元的按揭,就可以买车。愿意干的人很多。于是,载重量就上去了。

  所以,司机的收入能不能提升、需不需要超载,其实最大的关系在于司机和货运公司、货运中介、货主之间的谈判能力。更简单地说,哪怕中国高速公路不收费,不收费的好处,可能也会被其他人全部拿走,司机仍然需要超载赚钱。

  较之“不超载不赚钱”的说法,更精确的描述是:不超载,就没生意,不答应货主的要求,就没有单子。整个行业如此,不接受这个潜规则,就不能进入这个行业。个人从来无法与行业抗衡。

  因此,归根结底,是司机群体要有共识,而且也要有能力去达成这个共识。比如很多人说,大家一起拒绝超载,提高价格,不就可以了吗?但问题难就难在“大家一起”。所以,一方面,宣传普及超载的危害,相关法律知识;同时,增强执法,让司机不心存侥幸;而更深层次的是,通过行业协会,塑造共识与一致行动。只有多管齐下,拒绝超载才会成为司机群体的共识与规范。

  1. [内容来源:新京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