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百家奖莫文蔚我的长辈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内新闻

全国携号转网下月底全面实行 已有五省市试运行
时间:2019-10-15 08:36:54  来源:北青网  作者:  

   原标题:全国携号转网下月底全面实行

  按照工信部部署,今年11月30日之前,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将在全国推行携号转网服务。目前,该项业务正在天津、海南、云南、江西、湖北五省市试运行。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了解到,中国联通手机营业厅已经于上月开通“携号入网”通道,转网可选套餐从2个增加到4个;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手机营业厅尽管尚未开通“携号入网”通道,但是客服顾问可以详细解答用户关于“携号入网”的业务问题。目前,三大运营商纷纷开通各种优惠服务,力图在留下更多已有客户的情况下,还能再吸引一批新用户。

  中国电信

  北京预计下月底

  实现携号转网

  中国电信北京公司一口气推出了涉及影音、出行、购物、出国游等方面的多项福利最低0元享活动。 对于办理了电信HIGH会员的用户来说,将可享受到每月10G套餐外流量、腾讯视频会员、QQ音乐会员,每年120元滴滴快车券、400元手机代金券、国际漫游5折优惠等多项超值优惠权益,总价值超过1800元。

  据了解,中国电信近日已经在26个省市完成了携号转网的内测,很快将具备正式上线的条件。

  中国电信客服人员表示,北京暂未开通携号转网服务,预计在今年11月底即可实现携号转网。目前,中国电信已经在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5省市实现携号转网服务。其他省市预计在今年11月底全面推开,具体时间需待工信部明确。

  中国移动

  原有积分

  可转到新品牌名下

  中国移动率先推出了“6项惠民服务新举措”,分别是查网龄送流量、推出“畅享系列”套餐、推出“语音翻番”优惠、推出“0000”轻松查退增值业务等服务。

  对于办理携号转网业务问题,中国移动手机营业厅客服人员介绍,用户无需更换SIM卡和原手机号,即可品牌之间自由互换。办理后,原有积分(M值)会转到新品牌名下。

  客服人员还表示,目前中国移动携号转网仅在天津、海南、云南、江西、湖北五省市开展。北京移动现正根据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开展携号转网准备工作。

  中国移动近期还在部分省市推出了Plus会员服务。对于北京用户来说,用户开通该会员每月仅需花费18元,便可以享受第三方视频网站VIP,中国移动超大云盘等大量附加权益。

  中国联通

  可选套餐

  由2个增加到4个

  中国联通手机营业厅于上月开通“携号入网”通道,用户转网只需三步流程:短信确认、填写申请、收卡激活。上个月,联通携号转网用户可选套餐有两个:腾讯天王卡和地王卡套餐。北青报记者昨天发现,如今联通又新增加了两个转网套餐——小冰神卡和大冰神卡供用户选择。据了解,小冰神卡套餐每月费用99元,包括20GB流量和300分钟国内语音;大冰神卡套餐每月费用199元,包括40GB流量和1000分钟国内语音。

  相比之下,腾讯地王卡最便宜,每月费用为39元,包括腾讯专属流量国内免费、300分钟国内语音、首月赠40元话费。此外,腾讯天王卡每月费用59元,包括腾讯专属流量国内免费、800分钟国内语音、首月赠60元话费。不过该业务仅在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5省市支持。

  专家解析

  三大运营商 谁最受益有待观察

  随着各类技术障碍相继被政策清除,携号转网已经万事俱备,只待铺开。届时,哪些运营商能成为携号转网政策的受益者,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资费曾被外界认为是影响用户携号转网的首要因素,目前联通给出了较为明确的套餐价格。不过,运营商正走出“以价换量”的竞争旧路。资深通信行业专家马继华认为,在目前取消漫游和长途以后,真正决定用户选择的只剩下网络和资费,但是资费比拼已经被遏制,运营商价格趋于一致,那么,网络质量和服务就成为决定因素。

  在网络质量方面,为更高效且低成本地建设5G网络,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宣布将合作建设5G网络。

  在服务方面,今年9月,中国电信董事长柯瑞文表示,将以智能宽带为基础,搭建智家平台,提供智慧家庭生活应用服务。中国移动则表示携号转网后,原有积分可转到新品牌名下,试图通过“会员制”来增强用户黏性。中国联通则增加套餐附加值。

  近期,中国联通已与多个省市的广电网络公司达成合作,并推出了大量“电视 语音 流量 宽带”的固移融合套餐,套餐均包含由广电独家提供的大量高清电视节目资源。

  “三家各地竞争实力不一,受益还是受损需要综合起来分析。”马继华表示,“至于谁能成为携号转网最终受益者,仍有待观察。”

  1. [内容来源:北青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