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访谈

坚守内画艺术 彰显工匠精神
时间:2017-06-16 07:56:45  来源:中国艺术品网  作者:中国艺术品网  

   

 

  张铁山工作照

  张铁山,秦派内画艺术创始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鼻烟壶研究会会长、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青年人才专业委员会主任、陕西省民间文艺家副主席、西安市政协委员、陕西铁山内画艺术研究院院长。

  坚守内画技艺 成就大师梦想

  张铁山自幼深受其父严格的书法与国画传统家学教育,1979年,年仅16岁的张铁山拜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习三先生为师,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内画艺术生涯。他从学徒开始,从艺近40年。40年来如一日,张铁山恪守“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勇攀艺术高峰”的信念,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为了创作出精品内画,他克服了许多常人无法克服甚至无法想象的困难,放弃了常人应该有的基本享受,他从不喝酒、不抽烟,甚至不看电视,为的是能够保证自己的身体、视力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张铁山创作出的鼻烟壶内画作品达1000多件,其中不乏青花瓷系列和青铜器系列这样的经典代表作,先后多次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项“百花奖金奖”,在海内外成功举办个人展览20多次。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6年,年仅42岁的张铁山被评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问鼎中国工艺美术界的最高殿堂,成为业界的传奇。如今张铁山大师的内画作品受到欧美及亚洲艺术收藏界的追捧。

  创建秦派内画 无私传承技艺

  张铁山坚持认为,一个人的成功不是真正的成功,他的梦想是要带领一批人为内画艺术事业的发展去奋斗。他经过长时间的探索与试验,集各门派之长,并吸收其他艺术门类的养分,创立了以“润、透、精、雅”为特点的“秦派”内画艺术,开创了陕西内画艺术之先河,成为秦派内画创始人,并开始尝试内画的技艺传承。

  1988年,张铁山在西安创办张铁山内画艺术研究室;1994年创办西安铁山内画艺术研究所;2002年创办陕西铁山内画艺术研究院,成为“陕西省文化产业示范单位”。从此有了传承和培训教学的平台,张铁山亲自手把手教学生,并形成与大专院校互动,培养高、中、初级内画人才的梯队化、专业化培养模式,先后培养学生30多位,其中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名,专业内画技师18名,在陕西工艺美术界形成了初具产业规模的文化艺术新生力量。

  张铁山具有博爱之心,他在西安美术学院特教学院讲授内画创作时,看到了学生们如饥似渴的眼神,他便决定从这些残疾学子们中间挑选学习内画的苗子,如今6位残疾孩子已经在铁山内画研究院开始了自己的内画学习。

  致力海外交流 传播华夏艺术

  张铁山在出国展览与海外鼻烟壶爱好者交流后,看到美国人在华盛顿成立了“国际中国鼻烟壶学会”,而且在全球有广泛的会员基础,于是决定积极主动与全球鼻烟壶爱好者建立联系,并通过这个“朋友圈”把鼻烟壶内画技艺传播到全世界。

  张铁山先后与多所高等艺术院校建立学术交流合作,在二十多个国家交流展览,其中部分作品被收藏界珍藏,并见录于国内外出版的《中国鼻烟壶新貌》《中国内画精选》以及《秦风问鼎》——张铁山内画艺术作品专辑等书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0月,陕西铁山内画艺术研究院主办了国际中国鼻烟壶学会第46届年会,并举办“秦派”内画艺术精品展,同时举行了《壶贵秦中》首发式,秦派内画成为了陕西文化对外交流的一张珍贵的文化名片。

  2016年7月在古城西安,由陕西铁山内画艺术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鼻烟壶研究会成立,张铁山当选为研究会会长,为中国鼻烟壶艺术及秦派内画的世界传播又增添了新的渠道。

  积极建言献策 振兴工美行业

  张铁山不仅是鼻烟壶内画行业的领军人物,在中国工艺美术界也是声名赫赫。在陕西工艺美术界更是一位值得信任与尊敬的行业带头人,经常为行业的发展殚精竭虑,不辞辛苦。

  他作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协会的常务理事,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中青年人才专业委员会主任,作为西安市政协委员,为了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四处奔走呼吁,积极建言献策,为拓宽工艺美术行业的生存空间做了大量工作,对于行业内外一部分人的不理解甚至嘲讽,他总是一笑了之,从未有过任何埋怨。

  张铁山就是这样一位对内画艺术创作精益求精,对技艺传承满怀激情,对海外交流不辞辛苦,对行业发展不断呼吁的工美大师,他以自己的行动和成就,生动诠释了什么是新时代真正的“工匠精神”,是名副其实的“工匠之星”。

  1. [内容来源:中国艺术品网]
  2. [内容作者:中国艺术品网]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