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书画视点

中国当代艺术与生活越走越远
时间:2017-03-08 08:40:08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  

   

中国当代艺术与生活越走越远

 

  艺术青年错误地以为艺术可以当饭吃搜狐艺术:你提到的这个权威性,比如说美国他们有一些权威体系和一些独特性的声音,反过来,如果可以归纳成几点,你觉得现在的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存在哪些问题呢?因为独立性可能也是其中一个,如果总结几条,都有哪些?

  

中国当代艺术与生活越走越远

 

  《为什么》布面油画

  高小华:在中国回来以后发现很多的学习艺术的青年,对这一点非常模糊,他们以为搞一些实验艺术就是可以当饭吃,以为是一种职业了,很多的家长非常的盲目,我支持这个孩子读书,这个孩子在学校里面怎么玩,他们总觉得我们投了很多资,这个孩子出来应该是找工作,可是他们没有想到艺术其实是自由职业,所有的西方国家里面。其实去了美国我才知道,艺术家是什么,艺术家既不是知识分子,也不是蓝领,劳动阶级,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既有体力劳动,又有脑力劳动,他们是一种独立的阶层,西方的人叫做艺术家阶层。艺术家就意味着贫困,而中国人的观念是把艺术家放在士大夫、文人这个行列,比如说按照现在语言解释,放到知识分子,白领阶层,其实这是一个错误的。

  

中国当代艺术与生活越走越远

 

  中国当代艺术与生活越走越远搜狐艺术:艺术家实际上是用另外一种看社会,看政治,看文化一个视角,通过他的一个专业或者一个语言去表达,艺术家到底在社会当中,能做什么?

  在中国,现在是处于一个高速发展当中出现很多的社会民生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艺术家有各种各样的表达,但是中国大众跟艺术非常的远,他的艺术理解,目前我们处于发展中状态,普通人解决是温饱或者买车买房这样一个需求,在这个过程当中,可能知识分子说的话,或者一个教授说的话未必影响到他们,艺术家可能远离更远,在这种环境下,我们艺术家到底是对社会上有什么样贡献,或者能影响什么样的群体?或者说对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推动作用有哪些?

  

中国当代艺术与生活越走越远

 

  《昔日火把节的皇后》板面

  高小华:总的来讲今天艺术家比较自恋。总想把自己作用在这个社会里面,其实我回来之后观察到中国当代艺术,其实跟人们生活越走越远。不管是在思想上,观念上,做法上,还是在各种表现上,走的越来越远。

  你既不能通过艺术那点呐喊,那点图像,为他们代言什么,也不可能通过金钱给他们带点什么经济利益,艺术究竟能干吗?我自己也在思考一些问题,而且现代中国当代艺术的圈子越来越窄,除了一些时尚青年往里钻之外,几乎跟现在的百姓没有太大关系。

  

中国当代艺术与生活越走越远

 

  对传统批判后 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搜狐艺术:我们觉得信任的程度发生了变化,原来我们是比较好的朋友,我向你借这个东西,不需要特别多的字据或者证明,现在我们发现无论是工作上,很多的事情,完全是需要一个契约来规定,所以是不是人与人之间没有安全感的这种成分在不断的增加?

  

中国当代艺术与生活越走越远

 

  《后街-丽影NO1》三联画

  高小华:我们今天所享用所有现代人生活方式的科技成果,几乎没有一个是中国人发明的,从我们马桶到我们席梦思,到我们今天坐的沙发,到我们点的电灯,天上飞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没有一个是中国的和其他四大文明古国,包括印度,古国的发明,近二三百年所有科技成果,改变现代人所有生活方式,岂止是文化和艺术。

  当然说到文化艺术,既然是受到西方影响,那么所谓的影响,就是首先在玩法,规则,这是人定的,你打一场球,不能说我想怎么玩怎么玩,你肯定要遵守人家的规矩,这个规矩是人家定的,肯定是逃脱不了人家给你这种裁判,这是首先的。

  今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开始有一点话语权,有一点点声音,但是还希望能够得到自我奠定的一些话语权,从争夺出口权,争夺商品权,争夺市场权,到今天想争夺话语权,和裁判权,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一个中国人的一种欲望或者是愿望,想在世界舞台上有这样一种权利,但是这个东西谈何容易,需要一个民族扎扎实实的给人类有所创造,有所贡献之后,才能奠定起这样的一个基础,不是说我有点钱,我想干吗就干吗,也可以买商品,但是有一些权利的奠定是需要一个历史的积淀,而且你对这个人类究竟有多大贡献,你要思考这个问题。

  当然你刚才讲到,包括现在中国国内包括西方,也重新的在反思中国当代艺术,传统文化,这些背后的东西,我想可能跟今天中国的开放度有关系,当中国封闭的时候,因为在西方这个当代艺术中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就是批判性,对传统的批判。对人类的批判,对文化的批判,对独裁的批判。

  随着中国的门逐渐打开,批评的声音逐渐的被接受,最开始的这种遮遮掩掩,封闭的偶尔传出去的这些声音,在当年是非常宝贵的。

  现在整个的让你进来,所有的批评声音都能够接受,只要你不颠覆这个政权。这个东西还有刺激吗?当然就没有刺激了,你批判地声音,批判皮毛的东西没有任何的刺激。过去还希望你在艺术上能够批评封闭的社会,批评独断专权,现在新闻打开了,可以让你知道这个社会里面所有的事情,过去认为是最骇人听闻一些消息,还需要通过你的艺术遮遮掩掩去非常隐晦的批判这个社会吗?当然它的批判价值就已经失去了,它的意义没有那么深了。

  当然西方可能从这个关注点,重心的转移,进入到这个社会之后,再加上中国这个社会发达之后,在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所以这个时候就发现其实对于这个国家来讲,可能更具有吸引力,可能更有价值一些东西,是贯穿中国这个社会背后的几千年,包括我们过去可能忽视的忽略的一些文化背景。这样就被提到很重要的一个层面来,我想可能是跟中国的整个目前的开放度有很大的关系。

  1. [内容来源:中国书画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