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书画视点

梅景书屋还是梅影书屋?解读吴湖帆的书斋名字
时间:2016-07-08 09:30:28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  

   

梅景书屋还是梅影书屋?解读吴湖帆的书斋名字

 

  吴湖帆在所藏米芾《多景楼诗帖》册首补绘的《北固山江山图》(局部)

  斋名或斋室,是指中国文人(书画家、收藏家等)搞创作或收藏的场所,也可以成为文人的代名、符号。有的文人一生用过许多斋名,但是,能让别人记住的,往往就只是一个最重要的。

  我爷爷吴湖帆,就是一位一生用过二十多个斋名的近代文人(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词人)。而他的最主要的斋名,就是“梅影书屋”。

  在去年底,上博举办了三个月的“吴湖帆鉴藏特展”。让更多的人知道和认识了我爷爷对我国传统文化所做的保护和贡献,同时,也知道了他的一生最主要的斋名“梅影书屋”(《东方早报·艺术评论》曾推出“吴湖帆书画鉴藏专刊”)。

  不过在特展上,在我爷爷的作品中和题跋里,人们看到的文字,绝大多数都是写着“梅景书屋”。展览将此斋名的出处介绍为:是由两件藏品《梅花喜神谱》与《多景楼诗帖》中之字梅和景而得名。

  这或许还是要辨析一下。

  

梅景书屋还是梅影书屋?解读吴湖帆的书斋名字

 

  吴湖帆绘画《梅影三生成眷属》

  要讲清应该是“影”还是“景”,那还得回顾一下历史:我爷爷与奶奶(潘静淑)于1915年结婚,当时奶奶的陪嫁中,就有一件梅花题材的藏品——宋代的《汤淑雅梅花双爵图》。1921年,我奶奶30岁生日,她爸爸送的生日礼物 ,又是一件与梅花有关的宝贝——宋刻印版《梅花喜神谱》。这两件宝物的汇聚,才使“梅影书屋”得以产生。

  从两件藏品的由来,我们可以了解到,“梅影书屋”的诞生,也是爷爷奶奶婚姻的结果。同时,我们也已经可以清楚地明白“梅影书屋”中那个“影”字,是寄情的用语,体现了爷爷奶奶形影不离,共同描绘文化蓝图的意境。特展中,我们能看到,盖有“梅影书屋”印章的藏品,许多都是爷爷奶奶共同收藏的。在中国的文字中,因“景”字通“影”,爷爷的书画中也有以“梅景书屋”题斋名的。我奶奶于1939年病逝。之后,爷爷用斋名不再用那个“影”字题写了。其中的含义,或许也应有形单影只之意吧。

  关于宋代米芾的《多景楼诗帖》,我们从爷爷的收藏日期中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爷爷得到《多景楼诗帖》是上世纪40年代的故事了。那时“梅影书屋”已享盛名。而且,当爷爷得到《多景楼诗帖》后,与宋代黄庭坚的《李白诗意卷》一起,也有斋名:“迢迢阁”(因《多景楼诗帖》与《李白诗意卷》文章中,都有“迢迢”两字而成斋名)。

  1942年,爷爷娶了继室(顾抱真奶奶)。在特展中,我也发现了,此后的爷爷收藏记录,所用的斋名章,“梅影书屋”之外,还多盖着“迢迢阁”的印章。

  虽然,爷爷一生斋名颇多,但是,最主要的代表就是“梅影书屋”!

  我小时候,在爷爷口中,一直听到的是,浓浓的吴语——“梅影书屋”。写的“景”字,也应读成“影”。因为“梅影书屋”已经是代表爷爷奶奶的专有名词了。今后,希望大家及后人能记住他;也别念错“梅景书屋”!

  1. [内容来源:中国书画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