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书画视点

《宋王安石书楞严经旨要卷》:因无法而不可效仿
时间:2016-07-08 09:32:53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  

   

《宋王安石书楞严经旨要卷》:因无法而不可效仿

 

  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宋王安石书楞严经旨要卷》,纸本,纵29.9厘米,横119厘米,为王安石去世前一年亲自校正《楞严经卷》文字,自署“余归锺山,道原假楞严本,手自校正,刻之寺中,时元丰八年(1085)四月十一日临川王安石稽首敬书”。作者时年六十五岁。卷后有南宋牟献之,元王蒙,明项元汴、周诗题跋,曾经元陈惟寅,明项元汴、曹溶鉴藏。

  关于王安石,人们往往更加关注他作为政治家、文学家的一面,忽略他作为书法家的一面。王安石的书法虽然不能与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但在当时有很高的评价。《宣和书谱》记他“凡作行字,率多淡墨疾书”,“美而不夭饶,秀而不枯瘁”。苏东坡认为他的书法“得无法之法”,又因“无法”而不可效仿;黄庭坚认为他的字学的是东晋的王蒙,书法奇古,像晋宋间人的笔墨,又说他的书法多率意而作,本不求工而萧散简远,神采飞扬,好比高人胜士,虽然敝衣败履,但走在大车驷马之间,而目光炯炯,总与平常人不同;米芾则说王安石的书法学的是五代时的杨凝式,而且颇为自负地说很少有人知道这一点……总之就是在书法渊源上众说纷纭,难究其根。但其潇洒俊逸、浑然天成的气象却是公认的。

  《宋王安石书楞严经旨要卷》于正书中间有行书,结字修长紧聚,字势于端庄中有奇纵的变化,左俯右仰,上下揖让,横笔逸出,孤撇出挑,颇有奇逸之趣;用笔清劲,起笔轻按,导送收放,使转灵活,颇得杨凝式的笔法。全篇行次紧密,少有空白,然字里行间错落参差,并不板滞,有“横雨斜风”之势,得萧散简远的意韵。

  《楞严经旨要》流传至近代,先由周氏收藏,后被携之入台,欲出售给台北故宫博物院,然而当时台北故宫博物院难断其真伪,故拒之。后来周氏请张大千鉴定,张大千甫见此卷即表示愿意出价五万美元购之,又为周氏所拒。周氏复携画抵美国,仍为人所疑,未售出,后辗转而落入大藏家王南屏之手。

  1981年,谢稚柳在香港中文大学讲学时,王南屏向他提出要把《王文公文集》和《宋王安石书楞严经旨要卷》捐献给上海博物馆,但有个条件,他在上海家中收藏的大批明清字画要允许200件出境。谢稚柳认为这个要求不高,可以按这个条件进行。后经上海文化局、上海文管会的协调,上报国务院批示,终得通过。1986年3月,《宋王安石书楞严经旨要卷》终于回到祖国怀抱。

  1. [内容来源:中国书画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

点击进入首页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