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书画视点

九月影像上海艺博会 用一场重要个展来怀念任航
时间:2017-07-29 12:54:46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新浪收藏  

   

往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现场,图片:James Ambrose

往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现场,图片:James Ambrose  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影像艺术博览会,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 | Shanghai),第四届盛会即将于今年9月8日—10日(9月7日预展)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近日,主办方宣布了“洞见”(Insights)、“焦点” (Spotlight) 两大特展版块的内容。

 

  影像上海艺博会全新版块“在场”将如何拓展摄影的边界

  继公布全新特展版块“在场”之后,此次公布的“洞见”、“焦点”两大版块亦是关于当代艺术前沿内容的策展举措,体现出展会在常规画廊展位内容之外的视野和关注方向。“洞见:色彩爆炸:当代摄影的崛起”通过精心策划的具有博物馆品质的展览,为藏家提供具有学术意义和实验性质的作品选择。“焦点”首次展览则带来自杀离世的着名摄影家、诗人任航的重要个展。

  青年摄影家任航离世,1月微博曾有暗示

  “焦点”:用19张照片回顾任航作品中的新经典

  

任航《无题》, 2014。图片:Courtesy of KWM artcenter(北京)

任航《无题》, 2014。图片:Courtesy of KWM artcenter(北京)  “焦点”版块是影像艺术博览会的又一策展举措,聚焦于对当代摄影空间和当下摄影界具有特别意义的国际知名艺术家。

 

  任航被广泛认为是新一代中国当代摄影的极富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之一。他在短暂的艺术生涯中得到广泛赞誉,又备受争议。这位29岁的艺术家于今年2月不幸去世,在身后留下了一批极富才华的作品,这些关于诗意和人体抽象的遗作来到了首次“焦点”版块的聚光灯下。

  “影像上海”与金杜艺术中心在2017 年“焦点”版块呈现任航生前最后亲自指导印制并不再版的原作。展出的19 件作品均来自于任航今年二月份在金杜艺术中心参加的最后一个双个展“无须之美”,这些作品都见证了任航在摄影领域表现的天才。

  

任航《无题》, 2015。图片:Courtesy of KWM artcenter (北京)

任航《无题》, 2015。图片:Courtesy of KWM artcenter (北京)  任航的作品中,男性的身体是具象赤裸的、鲜活的、可感的、有吸引力的,但同时也直接被用来当作抽象的构图、笔触、布局以及形式。它们既是人性的,也是非人性的。任航生前的作品常被置入一个被过分强调的“性-政治”框架,自艺术家去世以来,对他作品的重新解读开始避免这一点。通过研究相关的访谈和对他生活和工作的近距离观察,“19 张照片”鼓励观众从美学品质和艺术史文脉的角度,以新的方式理解他的作品。

 

  “洞见”:追踪艺术摄影的色彩历史

  

沈玮《Doorway(Red_Cyan)》 (门径 红色 青色)。图片:致谢Flowers Gallery

沈玮《Doorway(Red_Cyan)》 (门径 红色 青色)。图片:致谢Flowers Gallery  “洞见”版块于 2016 年启动,从前沿性和试验性视角关注摄影艺术发展的重要时刻,备受专业人士瞩目。2017 年“影像上海”的“洞见”展览题为“色彩爆炸:当代摄影的崛起”,由展会艺术总监 Alexander Montague-Sparey 策划监制,该展览探讨了在一个偏爱使用银盐明胶印刷的时代,绚烂颜色的出现是如何永 远改变了我们看待影像的方式。展览重点展示了20 世纪 70 年代,彩色摄影如何被接纳为真正的艺术媒介。

 

  展览将从William Eggleston (CAMERA WORK, 柏林)、Harry Callahan (Robert Mann Gallery, 纽约)、森山大道 (三影堂+3画廊,北京) 与Richard Misrach (Robert Mann Gallery, 纽约)等前辈艺术家的影响,追踪至蒋鹏奕 (刺点画廊, 香港)、Andrea Good (Galerie Stephan Witschi, 苏黎世)、沈玮 (Flowers Gallery, 伦敦 & 纽约) 以及赵仁辉 (香格纳画廊,上海,北京& 新加坡) 等新生代当代艺术家的作品。

  

Harrold Egerton《Bullet Piercing Apple》(子弹刺穿苹果),1964。图片:Timeless Gallery (北京)

  Harrold Egerton《Bullet Piercing Apple》(子弹刺穿苹果),1964。图片:Timeless Gallery (北京)  从技术的角度来上,这次展览将进一步探索染料转印,染色冲印以及色素印刷和显色印刷等不同相纸类型,以及效果和使用方面的比较与对比。策展人将与纽约画廊创办人Robert Mann对谈,一起回顾美国的彩色 摄影发展史,以及其对欧洲和亚洲的相关实践的影响。对话的第二部分将聚焦艺术家沈玮(Flowers Gallery, 伦敦 & 纽约) 和封岩(三影堂+3画廊,北京),以及艺术家在他们代表作中对于色彩的表现手法。

 

  

Jeff Brouws《FPHgrid, Daly City, CA 1991》。图片:致谢Robert Mann Gallery(旧金山)

Jeff Brouws《FPHgrid, Daly City, CA 1991》。图片:致谢Robert Mann Gallery(旧金山)

影像上海博览会海报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新浪收藏]
  3. [责任编辑:WB002]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

点击进入首页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