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书画视点

《兰亭序》里的别字
时间:2017-09-11 14:55: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周岩壁  

   原标题:《兰亭序》里的别字

  

 

  《兰亭序》 资料图片

  

 

  王羲之《兰亭序》别字一览表

  清乾隆时编成的《三希堂法帖》,收有唐代书法家褚遂良、冯承素二人临摹的王羲之《兰亭序》。因为《兰亭序》的真迹已在李世民死后随葬昭陵,所以这两个摹本成为我们能看到的最近真的《兰亭序》了——说它就是王羲之的真本,也不算离谱。关于《兰亭序》的书法艺术,我们不去说它,单说王羲之在这篇28行、324字的短文中写下的别字。

  首先,我们要明确别字的内涵。别字是确有其字,一般字书、字典都有收罗,但它被用错了地方,被赋予没有的、或特有的义项——而这一特有义项另由其他字承担,此字可谓正字。严格意义上说,别字也是错字。虽然是错字,但在上下文中,一般不足以使读者误解其意图,不妨碍对意义的正确理解。所以,我们说它是别字,而非错字;我们下面考察的,就是《兰亭序》里的这一类字,而且还不少。

  《兰亭序》第2行第10字,是“稧”,“修稧事也”。阴历三月三,在水边祓除不祥,带有游乐性的祭祀活动,称为修禊。《论语》中,所谓“浴乎沂,风乎舞雩”,就是后世的修禊。而稧,按照宋代的《集韵》,是禾秆。二字毫不相干,所以,文中此句当为“修禊事也”。第4行第5字,是“领”,“崇山峻领”。《说文解字》:“领,项也。”领,就是脖子。《说文解字》也收有“岭”(岭的繁体字),意思是“山道”。《说文解字》既有领、岭,义项各别,分工明确。那么二百年后,王羲之把崇山峻岭写成领,你能说他不是写错了,不是别字?

  《兰亭序》第12行第8字,是“悟”,“悟言一室之内”。《诗经·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言。”毛传:“晤,遇。”郑玄嫌毛公解释不够明朗,笺注:“晤,犹对也。”就是说,诗经里“晤言”的“晤”,是俩人面对面的意思;“晤言”,是俩人促膝谈心,推心置腹。《说文解字》有悟字,意思是“觉也”。所谓觉,就是醒悟的意思,它是和迷相反的心理状态。是故,王羲之的“悟言一室之内”,当作“晤”。第15行第8字,是“怏”,“暂得于己,怏然自足”。《说文解字》:“怏,不服,怼也。”《康熙字典》引《增韵》:“怏,情不满足也。”就是说,怏的意思是怨恨。那么,“怏然”和“自足”,逻辑上相互矛盾,实际上不能共存。“怏”应该是“快”字。《说文解字》说“快”的意思是“喜”。“快然自足”:因为感情上愉快、喜乐,所以精神上感到圆满,行为上别无所求。可见王羲之写了别字。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心部》中说:“考王逸少《兰亭序》曰:‘怏然自足。’自来石刻如是,本非‘快’字,而学者鲜知之。”他老先生倒是知道这一点,无奈却要越俎代庖,强为王羲之的这个“怏”字找理由,说“怏,盖倔强之意”。不说它单文孤证,没有确切的文献支持;即便真像段玉裁叮咛的这样,倔强与自足又如何能够圆融共存?真是越描越黑。

  《兰亭序》第16行第11字,是“惓”,“所之既惓,情随事迁”。《康熙字典》引《集韵》:“惓惓,谨也,又恳至也。”惓是诚恳的意思。《礼记·儒行》:“笃行而不倦。”倦是懈怠、疲劳、厌烦的意思。所以,王羲之的“所之既惓”的惓,当作倦。第21行第5字,“揽”,“每揽昔人兴感之由”;第27行第12字,即末字,“揽”,“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这两个“揽”,都是看、阅读的意思。《说文解字》:“览,观也。”所以,王羲之用的这两个揽字,都该换成览。关于览和揽的区别,我们不想置词,因为明末的国子监生张自烈老兄,已经在《正字通》中说得明白:“按揽览音同义别。揽,撮取也。溷同览,非。”(转引自《康熙字典·见部》)要之,揽是用手,览是用眼,岂可乱套!

  为清晰起见,我们把王羲之在《兰亭序》里的别字做一列表,总括上文。

  这么一篇三百来字的短文,写了6个别字,而且我们网开一面,其中两个揽字我们只作一个统计。用计算器除一下,是0.01851,1851。就是说此文的别字率是1.85%。(如果按7个别字算,此文错字率是2.16%。)看来,王羲之老先生,到目前为止,毫无疑问地戴定“别字最多的作者”的桂冠了;借用清朝的头衔,王羲之算是写别字的“铁帽子王”。虽然说头衔越多越好,但这样的桂冠、头衔,我们还是小心检点,不要让他转赠给我们吧。

  1. [内容来源:光明日报]
  2. [内容作者:周岩壁]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