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精品鉴赏

近现代四大杰出画家及代表作
时间:2016-09-13 09:07:14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  

   四大杰出画家及代表作

  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中国现代美术开创者和奠基人。少年有才,曾在乡村学校任教。20岁去上海谋生曾沦落街头,后在黄震之、黄警顽帮扶下考入震旦大并结识一批名人。1917年留学日本,1919年赴法留学,师事达仰,后入巴黎国立美校。1927年回国后,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多次赴海外举办画展。兼长油画、国画,倡导现实主义画风影响极大,抗战开始后投身民主运动,率先将欧洲古典现实主义技法融入到国画创作中,创作出一大批富有时代感的新国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所作中国画,题材广泛,尤以画马闻名,画狮意义更为深刻。于美术教育贡献尤大,且为人师表,桃李遍天下,发现并推举了齐白石、傅抱石、蒋兆和、吴作人和黄胄等一大批尔后成为中国画坛的大师级人物,谢世后将画作及文物全部无偿捐献给国家,品德高尚,故笔者将其列近现代杰出画家之首。传世作品很多,中国画代表作有:《九方皋》、《村歌》、《奔马》、 《负伤之狮》、《巴人汲水图》、《愚公移山》、《泰戈尔像》、《奔马图》、《群马》和《会师东京》等。作品现多存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

  

近现代四大杰出画家及代表作

 

  徐悲鸿 会师东京 1943年

  张大千(1899-1983),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小名季,又名季爰,曾入佛门,法号大千,又称大千居士,还俗后以号行,四川内江人。少年习画,青年时随兄张善孖赴日学画。回国后师从李瑞清及曾熙学习书画。卓绝有才气,遍临先贤作品,尤得益于四僧,得其精髓,所仿石涛作品,几欲乱真。山水、花鸟、人物,无所不能;工笔、写意俱臻于妙境,30年代则被徐悲鸿推誉:"五百年来一大千"。曾临摹敦煌壁画3年,将敦煌艺术推向世界。此后画风大变,善用复笔重色,丰厚浓重。50年代后,长期居巴西,创泼墨、泼彩新法。1978年,移居台北。传世作品极多,在海内外影响极大,人称“东方的毕加索”。代表作品有《庐山图》、《长江万里图》、《苏花揽胜图》、《华山云海图》、《水殿暗香》、《大墨荷通屏》、《泼彩朱荷金屏》、《天女散花》、《初唐观音图》和《仿巨然晴峰图》等。

  

近现代四大杰出画家及代表作

 

  庐山图

  傅抱石(1904~1965),江西省新余县人,生于江西南昌。青年时酷爱书画篆刻,得徐悲鸿资助留学日本,从金原省吾攻读东方美术史学,毕业于东京帝国美术学校。回国后,执教中央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江苏省国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等职。以写意山水及人物着名,崇尚创新,用线纵逸挺秀,设色沉毅瑰丽,用硬豪散锋,以横竖、上下、圆转的笔势画山石肌理,多逆锋,有时也卧笔横扫,然后加点,人称“抱石皴”。所画山水意境深远、气势苍茫;所作人物,造型高古,神态雅致。代表作品有《丽人行》、《万竿烟雨》、《琵琶行》、《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韶山》、《江山如此多娇》(与关山月合作陈列于人民大会堂)、《雨花台颂》和 《镜泊飞泉》等,影响很大。并有多部着述行世,亦有较大影响。

  

近现代四大杰出画家及代表作

 

  傅抱石、关山月《江山如此多娇》 500x900cm 1959年9月5日 人民大会堂藏

  齐白石(1864-1957),湖南湘潭人。家本贫农,12岁其学木工。27岁时学书画,习诗文,刻印章。中年时多次出游南北,57岁后定居北京,常与陈师曾切磋画艺,推崇徐渭、八大、石涛及吴昌硕诸家。60岁后"衰年变法",画风大变,自成一家。山水、花鸟、人物皆能,写意、工笔兼善,尤以画花鸟虾蟹闻名。其大写意花鸟,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练质朴,神态活泼,色彩鲜明强烈,并善于把工细草虫与写意花卉结合;山水、人物皆执笔涂抹,不入常格。作画主张"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书法及篆刻成就亦很高。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文联主席团成员、中国美协主席等职,1963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有《酒柿图》、《河虾图》、《虾》、《荷蛙》、《贝叶工虫》和《雨后》等。

  

近现代四大杰出画家及代表作
  1. [内容来源:中国书画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