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精品鉴赏

华声晨报文化视角·作品欣赏
时间:2016-01-28 15:56:01  来源:  作者:  

  童年散忆

  易明

  从不刻意记起,却无处不在地留着那时的影子。

  想来我小时应该是一个极活泼顽皮的野丫头。两岁时,跟着大孩子们疯跑,腿骨摔伤,外表却看不出来,晚上回家后,我无力地说出疼痛所在。在乡镇卫生院里,却一直被当作小儿麻痹症各处辗转医治了近半年。母亲忙于农活时,依稀记得偶尔是年迈的婆婆背着我走十多里堤岸、公路到镇上卫生所打针,一边买来麻花哄我吃,以应付那长长的路途。当然还有长大后姥姥家的表姐们告诉我,她们也曾为母亲担负了不少重任。

  半年后,我仍然走路一瘸一拐。于是母亲抱我坐火车至汉口再转去沔阳,到父亲那里求医。在沔阳人民医院里确诊并非是小儿麻痹症,拍片无数,却查不出瘸腿的因由。后来得熟人指点在仙桃镇卫生院一位王姓医生那里得到确切病因:髋关节半脱位。再一一拿着放射片子看去,沔阳人民医院的医生们恍然大悟,这个让他们忽略的小地方,却不知给我和我的父母带来了多大的折磨。

  到汉口住了两次院,全麻,腰以下整条左腿上着夹板石膏,打针成了家常便饭,腿好后又发现骨结核,在其后的两年里,我每日就着青霉素、淋霉素两种药水打针。由于长期使用淋霉素,父亲说我真是算得无比幸运的,长大后不仅腿脚正常,且那两年的用药也没有让我致聋。真是不幸中的万幸啊!

  在村里,遇农忙时节,乡亲们都会在地里忙得热火朝天。至今记得母亲在地头分拣棉花的忙碌和热闹的场景。一个个片断的记忆就这样构成了完整的人生,只是平日并不会常常忆起。

  五岁时,一次,顶着烈日在给母亲送水壶的路上,一脚踩偏,失足跌落在田埂沟渠里,正面部朝下,体弱的我居然翻不起身,被恰巧路过的一位乡亲一把拎起,憋了半晌才哭出声来。母亲说,农忙的季节,如果不是恰好那位乡亲路过,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我在这里了。可是我一直没能清楚地知道他是谁。

  在生命里路过的一些人,也许默默无闻,也许不知名姓,却让我铭刻一生。

  客家话山歌

  重游大龙洞

  张世义

  (一)

  坝锁水天聚碧流,山光水色不夜秋;

  俯窥湖底深千尺,船在青山顶上游。

  两岸葱茏壑壑幽,游船冉冉气清流;

  恍来山峡旮旯地,满目奇观不胜收。

  (二)

  茫茫一片水连天,浩渺烟波浮眼前;

  四面青山围岸立,数群候鸟聚习眠。

  随流照影窥霜鬓,览景题诗醉耋年;

  今迄龙庭湖里水,悠哉胜坐漓江船。

  (三)

  群山挺拔穿云霄,鳞次栉比风彩娇;

  山清水秀烟尘净,绿水碧波气雄豪。

  龙洞风光多雅致,通幽曲怪奇石硚;

  诗情画意随处有,老翁游兴乐陶陶。

  (四)

  山弯弯来水重重,一溪流水划东西;

  龙洞为民施泽润,壮乡处处雨粮丰。

  桑蔗茶林叶翠绿,荒山秃岭换新容;

  两岸换歌飘南北,上林人民颂党功

  (作者系上林县退休干部)

  生机勃勃禄宿山

  杨世亮

  大明山伸向东边的群山中有一座“禄宿山”,山上雨量充沛,终年流水潺潺。清新的空气、呼啸的松涛以及盎然的生机让人畅爽和流连,她是我一生的向往。

  春天,这里百花竞放、蝶舞蜂飞,一派欣欣向荣;夏天,野果成熟、泉水缠绕,漫山遍野八角飘香;秋天,金色阳光洒遍山岗,映衬着渐红的枫叶,在晚风中摇曳生姿; 每到深冬,从北方吹来的寒风总让山顶蒙上一层“雾淞”。近瞧,一朵朵霜花层层叠叠挂在树梢上,一根根枝条被压成了一弯弯月牙;远看,山巅好似盖上了一层棉絮 ,在太阳照射下白光闪烁,一片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每年清明节前后,我总会上山采野茶,皆因此山此茶甘醇清香,被誉为“上林第一茶”,百十年来经久不衰……

  我爱禄宿山,因为她养育了我,因为她给了我宽厚的胸怀!

  月桂树的愿望

  佚名

  我为什么还要爱人呢

  潮已经漫上来了

  漫过我的生命的沙滩

  而又退得那么急

  把青春一卷而去

  洒下满天的星斗

  山依旧树依旧

  我脚下已不是昨日的水流

  风清云淡

  野百合散开在昏黄的山巅

  有谁在月光下变成桂树

  可以逃过夜夜的思念

  1. [内容来源:]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guohui]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