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精品鉴赏

孙其峰 玉兰花
时间:2016-12-19 10:05:20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  

   

孙其峰 玉兰花

 

  孙其峰-玉兰花-纸本45.7X68

  孙其峰

  1920年生,山东省招远县人。原名奇峰,曾用名琪峰。别署双槐楼主。自幼酷爱书画,诗文、戏曲等传统艺术,并随舅父王友石习画,1943年在山东龙江等地举办个人画展。1944年入北京国立艺专,师从徐悲鸿、黄宾虹、汪慎生、李苦禅习花鸟、山水,并师从罗戡,寿石工、金禹民学书法、篆刻。1947年与刘蔚在北京中心公园举办画展,与王友石在天津举办国画联展,1949年后入天津河北师范学院美术系(美术系独立建院后遂为天津美术学院)担任艺术概论,中国美术史,中国山水画、中国花鸟画,书法课程的教学工作,1983年3月作为中国美术家代表团副团长出访日本,参加国际艺术交流活动。

  1956年以来在北京、天津、南京、沈阳、济南等地多次举办个人展或联展,1982年与霍春阳合作的《山花烂漫》入选法国巴黎沙龙画展,并被印为该画展海报和介绍书的封面,代表作《春江水暧》《俏不争春》《秋江》《好鸟鸣春》《雪鹰图》《雪垂银梢》《蜀江泊舟》等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在报刊上发表。绘画、书法、篆刻均能活用传统,参酌造化,融会白家,自成一格。且精研理法,长于着述,有《孙其峰画辑》《孙其峰画集》《花鸟画谱》《孔雀画谱》《中国画技法》《花鸟画构图手稿》等多种画册、着作行世。曾任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天津市文联常务理事等职,现为天津美术学院顾问、教授、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院部委,中国美术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中国画研究会会长。 所着文章曾发表于《中国画》、《美术》、《中国画研究》、《艺术研究》等刊物,着有《中国画技法》(第一辑)、《孙其峰画集》、《孙其峰书画选集》、《花鸟画谱》、《孔雀画谱》、《花鸟画构图小稿》、《花鸟画技法》、《孙其峰教学手稿》等书;另着《画花鸟》已由台湾图书艺术公司印制发行。

  孙其峰先生的绘画艺术有两个渊源:一个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一个是西方古典艺术。在传统艺术方面,先生自幼受到其舅父着名画家王友石先生的启蒙和影响;在求学的过程中,又与吴镜汀、溥俭、胡佩衡、田世光、汪慎生、王雪涛、徐悲鸿等名家有师生之缘。先生求学的年代,正是中国传统艺术思想与西方艺术思潮冲突最剧烈的年代。先生同时受到两种艺术思想的影响,并在其学习与创作中刻下深深的烙印。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讲求笔墨气韵与画家修养,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既要观察自然,尽可能生动地掌握自然外物的情状形态,同时更强调撷取自然活泼泼的神韵生机,不为外物所束缚,通过高度的笔墨技巧达到传达自然情韵、抒发画家胸怀的目的。而西方古典绘画则强调写实,强调造型的精准,因此重素描,重写生。20世纪40年代的北京画坛,坚守中国传统的“中国画学研究会”以及“湖社”等着名国画社团的艺术家们或追踪宋元理法,或弘扬明清大小写意传统,而深受西方古典绘画思想影响的画家们则力图引进西方写实主义传统以改造中国传统绘画,三种思潮互为消长,先生也深受影响,并表现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

  1. [内容来源:中国书画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