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精品鉴赏

贾广健写意国画作品欣赏
时间:2017-03-14 11:03:51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  

   在贾广健的作品中,我们可以见到这样一些特点:

  古雅气质

  在当今的中国画中,“古”已经是一种气质,一种风格,但这却是一种难于捕捉到的绘画面貌。贾广健钟情于这种风格,他将这种追求淋漓尽致地推呈在人们面前,并且将这种“古雅”和当代风貌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其作品古新庄谐的个性。

  “实”见华美

  古典画论云:书以传意,画以肖形。“肖形”在古典画论中有其阔大的美学涵义,“传神者必以形,形与相凑,而相忘神之所托者”,所以“形神逼肖”应当说是中国画创造的一种重要的发展轨迹,也是与“写意”并行不悖的创造道路。贾广健的画,是以现代写实为主,同时也可以看做是古典绘画道路的一种延续。他的画,尚实。画面的虚,是实中见虚,以实拟虚,也就是说,在自身“比较”、“对比”中见虚,这正是他的成功之处。这样他的作品中既处处有实,历历在目,清晰而透亮,体现着毫不掩饰的华丽,达到美善咸备的意趣;也见画面浮气蒸绕,冉冉欲坠欲飘,更显生动之态。画家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需要坚实的绘画技艺,更要有开阔的视野,旷望自然,胸无凝滞,和与古相通的心境。襟怀洒落,则具超然出尘之思;笔墨精良,自盎然发古香之气。

  

 

  “清”之境界

  达到清净的境界,贾广健的“实”形之物和多为大景,着眼极宽,较为容易创造出画中之清、之境。除了技艺方面的处理方法,另外也要在题材上有所选择。他的荷花系列作品中尤其体现了他在这种境界中的创造成果。贾广健所画的荷花,是以复瓣莲花为主,这类绘画形象再现了一个清净的世界,创造了一种幽雅高洁的气韵。所以,“清”是贾广健画面上所洋洋洒洒“漂浮”着的一股“气”,一种堪所推称的境界。读贾广健的画从来不燥、不累。说“不累”不是指在看画时的心理疲劳,而是画中所创造的一种清静无为、轻灵飞动的“韵”、“境”,让人感受到了那种内在的可以与之沟通的轻松和怡悦。

  重视传统

  贾广健要实现上面所说的艺术追求,必定要从古典传统艺术的精华脱胎而来。中国画的古典传统,是人类心灵探索积累而成的,不用心去承接,就不可能有新的延续和新的创造。所以贾广健在从艺过程中,泛览艺林,潜心技艺,明经修行。我们在他所使用的线上就可以见到其用功之所在。这种线属高古游丝描一类,颇需功夫。清笪重光在他的画论中曾说:“人知直画之力劲,而不知游丝之力,更坚力多锋”,又说:“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优劣之根,断在于此。”我们感悟到贾广健在他的画面中所运用的线,笔法秀峭,游刃有余,其中锋之力滋溢而出。所以读他的画,在品味其基本功上不但可以感受到艺术魅力,也感受到传统的意义和重要性。

  贾广健走的也是以古为新的创造道路。“以古为新”,比较起来,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因为在这条道路上大师林立,而且同时代的艺术家纷纷奋斗在这条道路上,要想创设自己的个性,必是件困难的事情。贾广健知难而进,而且作出了当今画坛所瞩目的成就,得到画界的称赞和认可也是必然的。

  

 

  简介:

  贾广健 1964生于河北永清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教授,国家一级画家。获天津市“鲁迅文艺奖”,被中国文联授予“全国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中国文联第一届“德艺双馨”会员,作品参加“百年中国画展”等国内外大展并屡屡获奖,作品被众多美术馆、研究机构收藏,两幅作品陈列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1. [内容来源:中国书画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