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精品鉴赏

绝色美女画家真迹——《草虫花蝶图卷》
时间:2016-07-28 07:45:52  来源:中国书画网  作者:  

   

绝色美女画家真迹——《草虫花蝶图卷》

 

  《草虫花蝶图卷》,宋代,艳艳女史,绢本设色,手卷,纵32.5厘米,横333.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艳艳女史是北宋名画家宋迪之甥、沣州通判任才仲之妾,是一个出身良家的绝色美女,擅长山水花鸟画,文献资料曾记载过她画的《春山图卷》和《着色花卉草虫卷》,但均未见存世。《草虫花蝶卷》为其唯一传世作品。其画工笔双钩,水墨浸染,既深得用笔精工之法度,又注重设色。这幅画出现在去年上海的一次拍卖会中,由于后面的两个南宋印是假的,因此人们怀疑这是件赝品。上海博物馆书画部主任单国霖等人仔细地看了原作,发现题词出自元代一位知府学官之手,他与赵孟頫同朝为官,但不是收藏家。画下角有艳艳女史的落款,因此证实是艳艳女史之作,也是至今发现的唯一一件作品,上海博物馆花250万元购得此件。

  《草虫花蝶图卷》卷本署款“艳艳画”,是一副长334厘米极为罕见的工笔花鸟图卷。绘写园苑坡地、湖石间,绽开秋菊。萱草、秋葵、南天竹、海棠、桂花等花卉;蝴蝶、蜜蜂、蜻蜒等翩飞花草间,一派秋光明艳景象。形象勾勒用笔工细柔婉,敷色艳丽细腻,技法为工笔重设色。

  

绝色美女画家真迹——《草虫花蝶图卷》

 

  《草虫花蝶图卷》绢色深沉,显示着年代的久远,但奇的是画面保存完好,鲜有缺损。画面主要由千姿百态的花草、奇石以及上下翻飞的蝴蝶、蜜蜂等组成。不胜计数的蝴蝶,没有一只花纹是一样的。工笔精绘的奇卉异草、飞蜂舞蝶、玲珑怪石,造型准确、设色美妙。花卉皆以精细柔和的墨线勾勒,敷色丰富,过渡自然。而奇石则以没骨法晕染而成,立体感强烈。

  《草虫花蝶图卷》中的花卉运用双勾设色法,勾勒的笔道精细柔和,渲染色调富有浓淡色阶变化,花瓣中亦用多种色彩晕染,色彩的过渡混融自然。树叶的绿色呈浓淡深浅,表现阴阳向背的光感。全图以傅色见长,此画法可在北宋前期赵昌花鸟画那里寻见渊源。

  

绝色美女画家真迹——《草虫花蝶图卷》

 

  存世传赵昌之作《写生蛱蝶图卷》,虽有学者疑其非原迹,但它属于赵昌流派的画作,是毋容置疑的。将此两图卷作比照,花卉的画法有明显的前后承嗣的关系。两图中的蝴蝶,无论是工细精谨的笔法、鲜丽明润的设色,亦是同一轨辙。赵昌的画法后来经过崔白的变革,进一步加强了花鸟姿态神韵的表现。至徽宗宣和朝,将花鸟画的写生技法推向更为完善,既保持了刻画精工的法度,形象神态生动。又重视色彩的表现,设色艳丽,充分体现了宫廷艺术富贵典雅的意蕴,世称“宣和体”。这一画格一直延续到南宋,如马远、林椿、吴柄等画家,都是“宣和体”的后继者。

  

绝色美女画家真迹——《草虫花蝶图卷》

 

  艳艳之名画史记载甚少,南宋邓椿《画继》记:“任才仲妾艳艳,本良家子,有绝色,善着色山。才仲死锺贼,不知所在。”又记:“任谊字才仲,宋复古之甥也。尝为协律郎,后通判澧州,适丁乱离,锺贼反叛,为群盗所杀。平日凡所经历江山佳处,则舐笔吮墨,辄成图轴。仿佛笼淡,清润可喜。”宋迪字复古,是北宋神宗、哲宗朝(1068-1100年)时人,官至司封郎。善画平远山水。任谊为宋迪之甥,大致活动于哲宗、徽宗时期。其妾艳艳,善画山水。清张丑《清河书画舫》着录她一幅着色《春山图卷》,评为:“虽气骨寻常,而笔迹秀润,清远可喜。”又清胡积堂《笔啸轩书画录》卷下,着录艳艳一幅《着色花卉草虫卷》,署名“女史艳艳造”,则她兼长花鸟,然署款不同,是为另一卷。上两书着录的作品,均未见存世,故无法比较。而从上述画技和风格分析,与北宋末、南宋初流行的工笔重彩花鸟画风尚相合,亦很有可能是艳艳传世的孤本。

  

绝色美女画家真迹——《草虫花蝶图卷》

 

  值得注意的是,《草虫花蝶图卷》卷首钤有“吴兴倪渊”白文印。查倪渊为元代人,生于南宋咸淳四年(1268年),卒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字仲深,浙江乌程人。与赵孟同从着名学者敖继翁学经史,历任湖州路学教授、当涂县主簿、富阳尹等职。此印印文粗放朴茂,印色古旧,不似明清人之仿印。此为图卷曾经南宋人收藏的流传经历,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着名画家鉴赏家吴湖帆,在《草虫花蝶图卷》卷后题识说:“图中花草,彩色之工艳夺目,虫蝶之栩栩如生,其稿本当出自黄签、居父子,非马麟辈以后笔墨也。”此论极是。此图曾经近代鉴赏家孙邦瑞收藏,图卷前后有吴湖帆、张大千、沈剑知、夏敬观、宣龚诸多画家、鉴赏家、学者的题识和题诗,对其赞誉有加。宋代画迹流传至今已若晨星,而如此精工妍雅的花鸟长卷更为难得,值得加以珍视和研究。

  1. [内容来源:中国书画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