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名家风采

何多苓:用油画表现中国气质
时间:2017-03-12 10:04:40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  

   每一个熟悉中国当代美术史的人,都不会对何多苓这个名字感到陌生。从上世纪80年代“伤痕美术”的领军人物,到新世纪渐行渐远的个性化探索。说起何多苓的作品,我们的脑海中就会不自觉的蹦出这样的关键词:忧伤、优雅、高傲、高贵……

  从去年开始,何多苓名为《杂花写生》系列作品,开始进入公众视野。优雅依旧的画面上,是充满诗意的空灵。何多苓说,这些看似随意的写生画,是他回归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一种探索。作为一个油画家,他对西方绘画技法的修炼,可以说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何多苓在美国的经历他游历于各大博物馆,当众多的西方艺术品使他产生审美疲劳时,却意外欣赏到了一大批中国古代优秀画家的原作。回忆起当时的感受,他用了“震撼”这个词来形容。

  二十年后的某天,当他看到自家院子里,那些亲手种植的月季与杂花蓬勃绽放时,艺术家敏感的神经再次颤抖,他想到了古人,想到了徐渭,他感觉到他与古人同时面对着同样的场景。于是,他用油画笔触,画出了《杂花写生》系列。

  就像去年出版的《天生是个审美的人》的书名一样,何多苓从未停止过对美的探索。他是感性的,同时也是清醒的。他知道他作为一个油画家的优势。他要做的,是用西方的绘画语言,表达东方的、中国的人文精神。虽然《杂花写生》系列,只是他绘画语言的一次阶段性探索,但我们更愿意把它视为一个中国画家对民族文脉的独特传承。上周在成都家中,何多苓说:“不管我画什么题材,我都希望观者看到,这是一个中国画家的作品。这是我毕生的追求。”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