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莫文蔚百家奖我的长辈颖儿
通用封面banner

名家风采

  • 王敏老师的文暄社带你走进笔墨纸砚的世界

    王敏老师的文暄社带你走进笔墨纸砚的世界

    笔墨纸砚,毛笔被列为“文房四宝”首位,它对于传统文化的独特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苏东坡有言:“书必有神、气、骨、血,五者厥一,不为成书也。” 毛笔承载了中

    2019年10

    28

  • 身执美育岂有不重人品之理——李苦禅的艺术启示

    身执美育岂有不重人品之理——李苦禅的艺术启示

    李苦禅倡导人品画品统一观,并身体力行。他常说:“艺术乃真美善之物,人格不佳其心无真可言,流于书画则多生虚伪与浮华,惶言美?而非至美难以臻于善境……美极而善,可教化于世,近世蔡元培先生称为美育。身执美育岂有不重人品之理?”李苦禅在给自己的学生的回信中也说:“国画艺术是纯洁而伟大公正之矗立者,不含一切之垢渍,不服一切之威严、权势,反正之,即不成美善之国画也。作者先具得品格,亦即高尚之修养,方可作出好作品。”

    2018年12

    03

  • 中国25位知名艺术家当代水墨精品亮相巴黎

    中国25位知名艺术家当代水墨精品亮相巴黎

    新华社巴黎10月30日电(记者张曼)“钟灵毓秀——中国水墨作品展”30日晚在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30幅当代水墨作品展示了中国水墨画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绘画理念和人文精神。

    2018年11

    02

  • 抱朴守真——当代中国画名家展亮相青州

    抱朴守真——当代中国画名家展亮相青州

     近日,由山东省青州市美术家协会、《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主办,北京《美术传承》、《美术报》浩文艺术中心、浩文阁、仁正堂承办的“抱朴守真——当代中国画名家青州邀请展”在山东省青州市泰丰书画古玩城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李翔、丁杰、王界山、李宝堂、李耀林、许向群、邵璞、金永吉中国画作品近60幅。

    2018年10

    19

  • 天海高旷 水月清华——康有为、梁启超的碑派书风

    天海高旷 水月清华——康有为、梁启超的碑派书风

    在中国近代史上,康有为和梁启超是两位非凡的人物。他们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中国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主要人物,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戊戌变法运动的主要领导者。同时,他们也是中国近代着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碑学派代表人物。与其非凡的政治气概一样,他们在书法领域也表现出非凡的艺术特质。

    2018年10

    17

  • 王翚的西溪情结

    王翚的西溪情结

     西溪山水,宋时已为人所誉。叶绍翁有《西溪》诗,言“一条横木过前溪,村女齐登采叶梯。独立衡门春雨细,白鸡飞上树梢啼。”村野之趣,跃然纸上。

    2018年10

    11

  • 李刚田:翰墨让我愉快

    李刚田:翰墨让我愉快

     “传统文人有两种内涵:一是指其学识胸怀,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学而思、思而学;二是指其风骨情操,这一点最重要,也是当下书法界失落最多、亟待唤回的一种传统文化精神。孔子所说的‘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而今只剩下了‘艺’ ,这是最值得反思的。 ”书法家李刚田曾说。

    2018年09

    29

  • 庆国庆——徐悲鸿学派书画作品展

    庆国庆——徐悲鸿学派书画作品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院近百岁的周令钊和戴泽等8位老教授回信时指出的“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的指示精神,弘扬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美术巨匠和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 “以艺报国”的艺术情操,推进美术美育工作,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在国庆69周年之际,北京市平谷区委宣传部和徐悲鸿艺术委员会于9月25日上午在平谷博物馆举行了“庆国庆——徐悲鸿学派书画作品展”开幕式和平谷鸿文书画院揭牌仪式。北京市平谷区委书记王

    2018年09

    27

  • 缶庐老人一生的艺术之交

    缶庐老人一生的艺术之交

     “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时节,浙江省博物馆举办了“吴昌硕与他的‘朋友圈’”展览,丹青溢彩,翰墨飘香,金石流芳,颇有历史情怀。

    2018年09

    26

  • 吴作人:此身犹未出苏州

    吴作人:此身犹未出苏州

     “一生行路便多愁,落得星星雨鬓秋。数尽归程到家了,此身犹未出苏州。”南宋诗人杨万里所作的这首《夜泊平望终夕不寐三首》之一,是吴作人晚年时常吟诵并多次书写的诗作。苏州是吴作人的家乡,这首诗牵动了吴老对家乡故园的深深思念。

    2018年09

    21

  • 陈师曾《秋花奇石》

    陈师曾《秋花奇石》

     陈师曾(1876—1923),又名衡恪,号朽道人、槐堂,江西义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美术家、艺术教育家。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主修博物学,回国后先后任江西教育司长、长沙第一师范教师、教育部编审员、北京美术专门学校教授。参与发起成立“中国画学研究会”,任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中国画导师。

    2018年09

    19

  • 沈鹏:“书,心画也”

    沈鹏:“书,心画也”

     “心”,包括志、意、情等在内,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含义,但基本上一个意思,是中国传统哲学、文艺理论的重要范畴,无论书法、音乐、绘画、舞蹈还是诗歌,中国艺术基本都是从“心”字出发。由此,这些艺术形式虽然不能相互替代,却可以在更高、更深的层次上沟通。

    2018年09

    18

  • 齐白石的另类山水

    齐白石的另类山水

    齐白石画虾,画牡丹,画桃子,这些都是让人喜闻乐见的题材。但他的山水画似乎没有那么多人了解。2017年,齐白石画于1925年的《山水十二条屏》拍出了9.315亿元的天价,成为中国最贵的艺术品。天价之数未必能说服所有人,对于齐白石山水的争议,从来就没停止过。

    2018年09

    13

列表+内容通用右边第一
通用列表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