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名家风采

墨天:书写散朗之气韵
时间:2017-03-14 11:00:14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  

   

《唐李贺诗》

 

  《唐李贺诗》

  

墨天

 

  墨天

  墨天的书法个性独特,他以圆笔融合汉简笔法,创作中强调结构变化,但不拘于藏头护尾等传统理法,着力于尽情挥洒,于其中求气韵、求变化、求古朴。其作品结字奇正相生,触变成形,在视觉形象上以字形的动势、张力获得审美表现的丰富,从而使作品具有特殊的意境与效果,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墨天为人谦和儒雅、坦荡率真,他借深厚修养,精于用笔设墨,书法日臻精美;他以极高的悟性、丰厚的审美情趣,练就了深厚的笔墨功夫;他作书惯于以气势取胜,“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对这句名言深有感悟,他的书法,不仅追求象形的完美,更注重气韵的灵动;他每每深思熟虑之后,或大笔写意、或挥笔泼墨、或轻描淡写,字画同构、疏密有致。

  墨天学书的长处在于善思索,在迷离时不失理性,因而能博采众长,用宏取精。其作品线条不以厚重取胜,而是在秀丽、雅致、恬淡中表现其运笔的畅达与精致,于朴实中时见灵秀之气,展示出自然与率真。

  墨天以简静冲和、清畅温雅的艺术风格保证了字里行间的虚灵之气。通过欣赏其书作,窥其创作心态,自由自在、意趣盎然,一笔一画之中尽显淡然韵致,其作品潇洒简约、平和静雅的韵致,颇具魏晋士人通脱散朗之气韵。

  更为可贵的是,墨天一直坚持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各种书体的临帖,由帖入碑,融合篆隶,将自身的才学融入书法创作之中,不仅在内容上注重创新,在形式上也别具一格,逐渐形成了个人风格。所谓“字如其人”在他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随着阅历的丰富,墨天的书法越来越展现出成熟而稳定的风格,书风在不知不觉中透出汉唐书风的宽博气象。他在用笔的动作上强调连绵飞舞的变化,并通过聚散开合以及连带顾盼的技巧处理,对字形重新组织塑造,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艺术语言。

  特别是他的行草书,用笔流畅洒脱,擒纵提按转换自然,结字行草互用,在统一的体势特征中穿插着不同的姿态处理,因而在整体上形成豪迈恣肆而又富于虚实节奏的艺术效果。

  书乃心画,书如其人。美轮美奂的艺术不仅是技法成熟的表现,也是人心灵气质的物化和个人道德完美的大成,更是墨天内心艺术情感最好的呈现。

  商报记者 宋永春

  墨天

  原名邓德平,北京人,着名书法家,中国现代书法理论研究会会长,北京中外书画研究院副院长。他曾拜我国老一辈书法家何炎先生、黄高汉先生、康伯藩先生为师,学习书法,并遍临中国古代优秀碑帖。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