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颖儿崔亚楠
内容页头部banner

名家风采

齐白石的另类山水
时间:2018-09-13 09:26:15  来源:文摘报  作者:  

   原标题:齐白石的另类山水

  齐白石《借山图册》其一

  胸中山水奇天下——赏齐白石的山水画境

  齐白石画虾,画牡丹,画桃子,这些都是让人喜闻乐见的题材。但他的山水画似乎没有那么多人了解。2017年,齐白石画于1925年的《山水十二条屏》拍出了9.315亿元的天价,成为中国最贵的艺术品。天价之数未必能说服所有人,对于齐白石山水的争议,从来就没停止过。

  齐白石的山水画没有老师教导,启蒙于《芥子园画谱》。

  彼时,身为木匠的齐白石行走于十里八乡做雕花活计。偶有一天,在一位主顾家中,看到一套残缺不全的乾隆年间的《芥子园画谱》。齐白石借回家中,用了半年时间临摹了一遍。后来,他将《芥子园画谱》中的山水元素活学活用,再融入自己骨子里的那份野性天真,画出了不同于时人的山水画。

  这幅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齐白石早年的山水画《蒿岭卧云图》和康熙版的《芥子园画谱》相对比看,就不难发现二者从构图、山石画法都有相通之处,但齐白石巧妙地加进了可以让画面鲜活的烟云,又将自己擅长的色彩感赋予作品,整个画作便生动起来了。

  但是,就算齐白石日后的山水画独具个人特色,他在清朝末年,一样无法免俗地要学习“四王”的山水。如今观看齐白石的早年山水,有一幅《龙山七子图》,其中便能清晰地看到“四王”山水的影子,和王翚的《小中见大册》中的一幅对比观看,《龙山七子图》仿佛是《小中见大册》的局部放大款。画过“四王”山水,齐白石才知道,自己不想要的是什么。

  1902年,齐白石的好友夏午诒邀他去西安,教自己的如夫人学习画画。齐白石先过洞庭湖,被潇湘之景所打动。到了西安游大雁塔,又去了华山观景,又从西安到北京路过华阴县看到十里桃花。他仿佛被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1902年到1909年,五次远游,不管是舟行还是车途,他都将最感动的景色画下,不觉间累积了不少写生稿。

  1910年他回到家乡,整理了途中的写生稿加上心中的印象,画下了《借山图册》。他画了五十二幅,如今只剩二十二幅,均藏在北京画院。在《借山图册》中,齐白石已经完全跳脱出了“四王”和《芥子园画谱》的影响,形成了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至简的山水画格调。《借山图册》也成为齐白石山水画创变期重要的代表作。

  清末民初的中国,文人画的都是“四王”一路的山水,在一派复杂的皴擦点染中,齐白石的山水以至简的风格跳脱出来,一时难以被人接受。然而,自信如齐白石,在黯然无人识自己山水的时候,他还是大胆说出这样的话:“逢人耻听说荆关,宗派夸能却汗颜,自有心胸甲天下,老夫看惯桂林山。”

  齐白石是一个有着艺术远见的人,他的山水画放到今天来看,依然具有现代感。

  1. [内容来源:文摘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