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百家奖知青颖儿
内容页头部banner

书画动态

潘天寿从《芥子园画谱》学到了什么
时间:2019-01-03 11:27:02  来源:美术报  作者:  

   原标题:潘天寿从《芥子园画谱》 学到了什么

  清·光绪石印本《芥子园画传》

  潘天寿幼年读完七年私塾,14岁插班县城小学读书。学校设有国文、算学、地理、历史、图画、体操等课程。课余他喜爱书法、绘画、刻印。此年他在县城纸铺买到了《芥子园画谱》,以及颜真卿和柳公权法帖,正是《芥子园画谱》使他从此立定志向,决心毕生从事中国画。结合潘天寿先生的成就和学术主张,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先生从《芥子园画谱》到底学到了什么,他是如何传承开拓,建立起独立的现代中国画教学体系的。

  首先是从规律入手,不要从技法入手,画画先找规律。中国人学画画与西方人不同,孩童时期让你临摹,照样画葫芦。字也好,物象也好,都有一些规律,掌握了规律,字写得有模有样了,形亦八九不离十了。所以书画学习从规律学起不失为好方法。艺术形式有一定的程式,初学者记忆程式,便于学习理解。

  《芥子园画谱》是临本,而每册均有极为精妙的序言,无论是兰谱、竹谱、梅谱、菊谱……都从该类的画史出发,介绍画法源流,谈文人寄兴,论格调逸气,述传神入妙,又每每从自然生长规律出发,指出特点,规避错桀,步骤井然,准确简要。潘天寿教学生最重视规律,反复强调从规律入手,不要从技术入手,不能单纯以自己的风格教学生。

  其次注重程式得先临摹后写生。《芥子园画谱》是供临摹之用的,对于临摹与写生的孰前孰后历来有所争论。潘天寿认为应该先临摹后写生,这与西方一开始学画就对景写生的教学方法正好相反。

  《芥子园画谱》作为教程读本,它将中国画传统中的各种“程式”整理出来进行启蒙。“程式”是画家们历经数代的经验总结,所谓的画法、画诀皆是成功地简化、概括、符号化,甚至含有抽象因素的结果。程式化使物象更便于传神达意,为画家写意提供服务。有了一定的临摹基础进行写生,便于把握中国画的传统特色,容易理解笔墨的优劣、字画的好坏,创作便不易茫然若失。

  1. [内容来源:美术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