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莫文蔚颖儿我的长辈知青
内容页头部banner

书画动态

刚柔并济 盛唐气象——龙门石窟奉先寺群雕欣赏
时间:2019-08-02 11:13:56  来源:美术报  作者:  

   原标题:刚柔并济 盛唐气象

  龙门的唐代洞窟中,最为杰出的造像是奉先寺群雕。

  中央大佛座台有唐开元十年(722年)补刻的《河洛上都龙门山之阳大卢舍那像龛记》碑,记载了奉先寺系唐高宗时所建。咸亨三年(672年)四月一日,“皇后武氏助脂粉钱二万贯”,上元二年(675年)十二月落成。

  奉先寺位于龙门西山南部,大龛面宽约36米,进深约41米,主要造像9尊,以卢舍那大佛为中心,两侧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左右对称侍立。本尊卢舍那大佛,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它是龙门石窟所有龛窟之中规模最大的造像。

  卢舍那大佛结跏趺坐,着通肩式大衣(衣服是外来样式),两手已残损,头顶发髻厚大,作波状纹(外来样式中的“犍陀罗式”),脸型略呈扁圆,面相丰满端庄,仪表堂堂,微微俯视的眼睛,略略上扬的长眉,和稍稍翘起的嘴角,作含蓄的微笑,体现出雍容典雅和圣洁慈祥的风度。巨大的佛象,庄严慈祥,气宇宏大。若与云冈20窟北魏大佛作比较,云冈20窟大佛充满阳刚之气,而具有北魏时代北方少数民族王者气度。奉先寺唐代大佛同样雄伟庄严,却又使人感到非常亲切。它那笑而不露的嘴角和慈祥的目光,令观者“畏而不惧”,所以有的论者说,宛若一位智慧而慈祥的中年妇女,或者说包容着一种“阴柔之美”。即既是沉雄大度(阳刚之美),又交织着温和慈祥的“女性美”,有人甚至把大佛的面容与《资治通鉴》中所记载的武则天的形貌——“方额广颐”作了比较,认为是颇为吻合的。

  奉先寺大佛作为中国石窟寺中艺术水准非常高的巨大石雕像,其内涵十分丰富,内心世界的刻划十分细腻,在民族化这一点上,达到了非常成熟的阶段。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顶峰时期,唐代雕塑的一个时代特征就是“刚柔并济”,即唐文化既吸收北方少数民族和西域民族的刚健、粗犷的生命力量,又同时吸收了南朝文化的精致、细腻、华美的自然灵气,因此,唐代雕塑是雄浑中又兼有灵巧,粗犷中有妩媚,豪放中有细腻,凝重中有轻盈,在奉先寺大佛的艺术处理手法上,就交织着浑厚的气势,充沛的力量和细腻的内心世界。确实,艺术技巧的高度成熟,至此,已达炉火纯青的程度,一切是那样的和谐和完美。时代再往后,从晚唐开始,艺术水准总体上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1. [内容来源:美术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