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莫文蔚颖儿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军旅

离别之际,再踏海防巡逻路
时间:2019-09-11 09:32:57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原标题:海域风急浪高,班船延期,南部战区陆军某旅海防连8名退伍老兵——离别之际,再踏海防巡逻路

  9月3日清晨,北尖岛骤雨初歇。海畔一隅,一双双作战靴相继踏过一片片礁石水洼,留下浅浅的足迹。

  此刻,南部战区陆军某旅海防连官兵又一次踏上了护岛巡逻路。只不过,这一次巡逻的“主人公”有些特殊:他们的迷彩戎装上,没有缀贴领章、臂章等标志服饰。

  这是8名退伍老兵。两天前,即将光荣返乡的他们得到消息:由于附近海域风急浪高,往返的班船将延期。那天雨夜,他们主动向连队提出申请:请让我们在等待班船的日子里,再执行几次海防巡逻任务吧!

  “出发!”8时许,在连队指导员彭潇的带领下,这支特殊的巡逻分队踏上了陡峭而又熟悉的巡逻路。

  道路湿滑难行,巡逻官兵不得不把背包绳绑在腰间、连在一起。行进至某风口处,阵雨不期而至,大家一边手牵手贴着崖壁前行,一边避开山坡滚落的碎石。退伍老兵谭照果深有感触地回忆:有一次,他和战友们巡逻至此,右脚不慎踩到湿滑的石块,险些摔下山崖,“幸亏旁边的战友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了我的装具,这才化险为夷”。

  巡逻路危险丛生,守岛官兵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果敢前行。这群老兵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上岛时看到的场景:小小的海岛遍布干裂的礁石,循着码头向岛上望去,只有几棵孤零零的马尾松。

  “尽管身处这样的环境,官兵守护国土海疆的信念却无比坚定。”绕过崖壁,一栋老营房映入眼帘。斑驳的墙壁上,留下了第一代守岛官兵的印迹:上世纪50年代,官兵靠着钢钎和铁锤开山凿石,盖起营房、筑起码头、建起国防坑道和工事阵地,将人迹罕至的孤岛打造成能打能藏的御敌堡垒……

  穿过荆棘密布的盘山小路,巡逻官兵来到山坡上的一座烈士墓。老兵刘梓雄走上前,拭去墓碑上的泥水。

  “程班长,我们来看您了!”墓碑前,巡逻官兵脱帽致敬。刘梓雄说,60多年前,连队官兵在坑道施工时突遇塌方,年仅19岁的战士程华森一把推开身边的战友,自己却被石堆掩埋,英勇牺牲。为了缅怀程华森,战友们为他垒砌了一个面朝大海的坟茔。60多年来,官兵利用海防巡逻时机,向烈士致敬、说说心里话,已经成为一种传统。

  “有困难,有牺牲……但无论如何,一定得把海岛守好!”两个半小时后,巡逻官兵登上了北尖岛主峰。峰顶,海风呼啸,雨势骤急。抹去脸上的雨水,巡逻官兵看到这样一番景象:海面上白浪翻滚,远方的岛屿若隐若现。

  “在海防前哨为祖国站岗、奉献青春,这是一辈子都难忘的记忆!”远方海面上乌云压顶,沉沉欲坠,似乎正在酝酿一场更大的风雨。站立在这座海岛“烽火台”上,退伍老兵们热血澎湃,一起喊出心声:若有战,召必回!

  “山岛记得我,祖国记得我……”巡逻分队返程,老兵们留下的呐喊在山谷久久回荡。

  1. [内容来源:解放军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

点击进入首页
点击进入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