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军旅

三个“刘博”同参阅
时间:2019-10-08 09:39:09  来源: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作者: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题:三个“刘博”同参阅

李兵峰、程鹏宇、温志晖

宽广的阅兵场,聚集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受阅官兵。

“刘博!”“到!”“到!”“到!”

阅兵训练期间的一个晚上,记者来到火箭军某导弹方队,恰巧是晚点名时间,当指挥员呼点“刘博”这个名字时,竟然出现了3个答“到”的声音。

原来,在这个方队,有3个叫刘博的官兵,因为这次阅兵任务,相聚在了一起。

“这三个刘博,是火箭军某基地两个导弹旅的士兵。年龄不同、经历各异,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岗位。”方队政委赵伟说,“他们现在为了同一个梦想,每天战斗在一起。”

这个受阅方队官兵住在同一层楼,刚开始只要谁在楼道里喊一句“刘博”,常常会出现几个答应声。为把这三个刘博区分开,大家按兵龄长短,把他们分别称为“老刘博”“大刘博”和“小刘博”。

“老刘博”其实也不老,来自河南洛阳,十年前参军入伍。他是个司机,驾驶的是导弹转载车,负责转送大国长剑。这些年来,他先后将几十发导弹安全顺利地运送到发射场。

为了确保导弹转送过程万无一失,“老刘博”熟悉自己驾驶的车辆,胜过了解自己的身体。每次执行任务前,他都要对车辆性能和路况信息,进行“过筛子式”的检查和分析,搞好预想预防。

当兵10年,和车打交道近8年,此次参阅,“老刘博”作为导弹战车的维修保障骨干,每天伴随受阅战车,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他自豪地说:“参加阅兵任务就是我军旅生涯最大的财富,每天看到导弹战车健康驰骋在阅兵场,就是最大的幸福。”

“大刘博”和“小刘博”分别来自河南南阳和甘肃天水。他们这两个受阅乘载员,虽然分属两个不同的导弹旅,但岗位性质相同。

“我们岗位特殊,担负着为导弹‘把脉问诊’的重任。”“大刘博”说:“每发导弹都要经号手检验合格后,才能被送往发射场。”

他已经入伍6年多,性格比较沉稳,从事的是导弹管理专业。“小刘博”今年9月份刚转改的下士,性格开朗,心灵手巧,主要任务是完成导弹部件的装配。

这两名刘博都崇拜一个偶像——“八一勋章”获得者王忠心。因为这位全国响当当的导弹兵王,从事的战位和他们任务性质相同。

谈起岗位的责任重大,“大刘博”说:“既要爱它,更要‘怕’它,绝对不能下错一个口令、做错一个动作、报错一个信号、记错一个数据……”

要想练就“万无一失”的硬功夫,需要一个必不可少的“软实力”——专注力强。放支撑、拆地线、吊弹体……每当他全副武装穿上操作服进入作业区,总是时刻绷紧弦,处处很小心。

对此,“小刘博”深有同感地说:“爱,就是要秉承和弘扬火箭军以‘三爱’‘五讲’为核心的砺剑精神;怕,就是要对武器装备心存敬畏,时刻做到‘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因为来自同一个类型的营队,让他们有了更多共同语言。阅兵训练间隙,常常聚在一起,相互分享专业知识学习、操作技能提升等方面的心得。

总结操作体会,“大刘博”说:“在桁吊训练中,可以用水桶装满水反复练习,直到‘波澜不惊’不溢出,这样反复,可以提升装备操作的稳定性。”

边听边记,小刘博受益匪浅,他也把维护保养装备的技巧和盘托出:“呵护导弹好比爱护自己的眼睛,除尘、擦拭,要用脱脂棉、酒精等小巧柔软的工具……”

这3个刘博所在的导弹旅,都是成功发射过上百发长剑的部队,不过,由于岗位的原因,聚光灯下并没有他们的身影,但如虹的弹道辉映着他们这些“幕后英雄”的荣光。

这次参阅,向全世界亮相展示,也让他们第一次从“幕后”走向了“前台”。大刘博说:“我们一定要当好代表队,展现好火箭军威武之师、科技之师的良好形象。”

无巧不成书。在这个受阅方队中,还有两个同名为张杰的发射车驾驶员,这两人“生活中胜似亲兄弟,训练中巧似一人”,不仅在同一个方队,而且在同一个排面,凭借过硬的驾驶技能,都赢得过“等速王”“标齐王”的称号。

同吃同住同训练,同名同姓同受阅。这些可亲可爱的导弹兵,正在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个个朴实生动的故事。

  1. [内容来源:新华社解放军分社]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上一条:中国“驭剑人”
下一条:返回列表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