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李一桐
内容页头部banner

科教

APP霸屏,“.手机”域名能否刷出存在感
时间:2018-07-12 08:53:17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手机’域名注册量已接近10万。”7月9日,管理这一域名注册的北京华瑞网研科技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张维斌这样说道。

  相较于“.com”“.cn”等传统域名,“.手机”由于其采用汉字输入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更符合中国用户的使用习惯。但如今已是移动互联时代,习惯于在手机上点击各类APP、扫二维码的用户会接受“.手机”域名这种访问方式吗?它的市场前景如何呢?

  汇集所有应用,一个域名即可直达所有对外平台

  拿出手机,在网页地址栏上敲击“哈尔滨日报.手机”,便可一步直达与哈尔滨日报相关的移动应用“矩阵”——上面汇聚了哈尔滨日报的微信、微博、ZAKER等移动应用。

  “‘.手机’域名采用‘.手机+微入口’的模式,利用微入口服务,将政府、企业和媒体的微博、微信等各种移动应用汇聚到一个统一的入口页面。用户访问‘.手机’域名,就可通过微入口直达企业的各个移动应用。

  张维斌介绍,这种手机域名是以“.手机”为后缀的通用顶级域名,它在2014年通过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的审批,并从2014年12月1日起开始接受用户申请。

  “任何自然人和机构用户都可以申请这一域名。个人或机构在注册成功后需上传相关证明材料,经注册管理机构核验通过后才可使用该域名。”张维斌说。

  “手机域名的主要需求方是政府、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手机域名可作为这些机构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标识,手机域名能帮助其维护品牌形象、提升宣传推广效率。”张维斌说,有些政府与企事业单位虽然入驻了微信、微博等移动应用平台,但由于平台多、入口多,令他们有些应接不暇。

  使用价值遭质疑,市场前景有待观望

  从1985年第一个域名诞生以来,域名已经经历了三十余年的发展。

  如今,域名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还拥有投资价值和收藏价值。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以前,如果企业、政府等机构没有域名,那就意味着它在网上还没有一个正式的“门面”。

  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几乎满足了用户所有的上网需求,我们的注意力渐渐被若干如微信、淘宝、抖音等“流量APP”所控制。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也随之入驻各类社交媒体平台,在上面插上自己的“小旗”,如开通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

  “如今,互联网流量主要集中在几大‘流量APP’上,企业级用户或许不会在域名上花太多心思,这种手机域名的实际意义有待观望。”7月9日互联网分析师张孝荣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对此张维斌表示,手机域名作为网络重要资源,对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可起到至关重要的牵引作用,只是目前很多人还未意识到它的便利性。

  张维斌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域名应用发展的关键在于模式上的创新。 “.手机”这种“一对多”的模式可颠覆传统意义上域名与网站“一对一”的关系。

  1. [内容来源:科技日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