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戏曲

戏曲进乡要接地气
时间:2017-06-09 19:22:42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中国青年网  

  近日,《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印发,其中提出到2020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戏曲进乡村制度化、常态化、普及化,增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总量。

  “听了秦腔,肉酒不香”,这是作家贾平凹在《看戏》一文中的说法。他如此描写农村看戏盛景:“杨树上,柳树上,槐树上,一个树杈一个人。他们常常乐而忘了险境,双手鼓掌时竟从树杈上掉下来,掉下来自不会损伤,因为树下是无数的人头,只是招致一顿臭骂罢了。”此情此景,也让我想起小时在农村看戏时的情景,那些年,乡戏是乡村节庆的重头戏,但现在,基本看不到戏曲在乡村有任何生机了。

  时至今日,乡村仍然需要戏曲的滋养。且不说,我国诸多戏曲本来就生长于民间,单就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而言,戏曲也应尽绵薄之力。根据三部门的《实施方案》,县级人民政府将戏曲进乡村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范围。后一种纳入操作简单,政府花钱请一些戏曲表演团队进乡村表演即可。但是,“请进来”的未必是乡村观众喜欢与欣赏的,也未必达得到理想效果。

  因而,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成地方推动戏曲进乡村的重要抓手。鲁迅小时看社戏,贾平凹看秦腔,为何都有深刻印象?就在于那戏那人那场景接地气。

  关键词:实施方案,地气,乡村,秦腔,贾平凹,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看戏,服务体系建设,树杈,社戏

  1. [内容来源:中国青年网]
  2. [内容作者:中国青年网]
  3. [责任编辑:WB002]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