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戏曲

戏曲发展迎来新机遇 河北梆子又逢春
时间:2018-03-15 11:07:32  来源:河北新闻网  作者:  

   《打神告庙》《林冲夜奔》《小商河》……近日,一场场传统折子戏在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燕赵之声小剧场精彩上演,演出现场座无虚席,观众连连叫好。

  市民们排长队购票、演出现场火爆,这样的场景如今在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的燕赵之声小剧场经常看到。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杨连喜激动地说:“有时候演出门票刚开售半小时就卖完了,演出时,剧场座无虚席,甚至有观众要求我们卖站票。”杨连喜表示,如今国家频繁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政策文件,戏曲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去年,河北又推出了文惠卡项目,老百姓自己掏100元办卡,就能得到政府400元的看剧补贴,有效地推动了文化市场消费,极大地鼓舞了演职人员的士气。演职人员们纷纷感叹:“久违的演出盛况又回来了!”

  以剧目生产带动剧院发展

  2016年,杨连喜刚到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任职时,正值剧院发展困难时期,演职人员非常迷茫,情绪比较低落。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杨连喜所带领的剧院领导班子开始抓剧目、促建设,以剧目生产带动剧院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6年4月10日,河北农业大学教授李保国逝世,全国各地掀起学习李保国精神的热潮。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第一时间抓住这个题材,创排大型河北梆子现代戏《李保国》,用河北梆子这一传统戏曲形式,艺术化地再现李保国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的不平凡业绩,让李保国精神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帜,在全社会汇聚起奋进向上的正能量。2017年,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将这部戏成功推上舞台,并且获得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至今已在全国巡演80余场,备受好评。

  河北梆子《李保国》的成功上演,让剧院上下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观,所有演职人员充满希望,热情高涨。得知河北将要建立河北梆子艺术研究院,打造河北梆子演出基地,大家更加积极,创作力更加旺盛。如今剧院里每次开会,基本全员到齐,大家都非常关注2018年剧院有什么规划、要怎么发展,认真地听、细细地记。

  对于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来说,2017年是非常充实的一年:《李保国》《六世班禅》巡演、《宝莲灯》《钟馗》排演、开展戏曲文化进校园工作等。“通过新戏的良好发展,带动了剧院整体的创作氛围。2018年春节过后,多个剧组在排戏,多个点在艺术创作,呈现出很好的状态。”杨连喜说。

  通过剧目建设带动人才培养

  “为年轻人员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为梆子后续人才培养奠定基础。”这是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一直在提倡和鼓励的事。

  在2017年上演的河北梆子《李保国》中,剧院领导非常重视青年人才培养,一批优秀青年演员脱颖而出,并开始在各个地方崭露头角。现在剧院正在加紧排练的河北梆子《当家哥哥当家嫂》更是对剧院青年人才的一次重要考验。据了解,河北梆子《当家哥哥当家嫂》主创团队大多为30多岁的青年人才,剧中男女主演丁云飞、孙娜都是刚从中国戏曲学院学习回来。此外,剧组中年龄最小、还在中国戏曲学院进修的张龙华更是身兼数职,承担着该剧的音乐、唱腔设计和配器工作。“剧院给我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让我们能学有所用,我们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演好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张龙华说。

  谈及河北梆子艺术的发展,杨连喜认为,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改革创新要以观众审美价值观为取向,与时俱进。除了广受欢迎的河北梆子传统戏外,用梆子演现代戏,既可以吸纳话剧元素、戏曲元素,又可以把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容纳在一起,关键节点时,唱上那么一段,让你听得酣畅淋漓、听得过瘾。

  2017年,河北梆子走进北京、天津、宁夏、内蒙古等地,在全国掀起了观看河北梆子热潮。杨连喜表示,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将继续以河北梆子独有的艺术形式,紧扣时代脉搏,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歌颂真善美,传递正能量。此外,剧院今年将继续打磨河北梆子《李保国》,角逐2019年的文华大奖。

  1. [内容来源:河北新闻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