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戏曲

淮剧迷们有福了!15家院团将抱团在浦东演出
时间:2017-08-25 16:46:32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王剑虹  

   

下海港.jpg

 

  图说:筱文艳下基层演出

  全国所有14家国有淮剧团和唯一一家淮海戏剧团下月(9月9月)将在上海齐聚,参加首届上海淮音艺术节。这也是上海首次为淮剧这一来自江淮大地的剧种举办艺术节,同时也是一次淮剧界“抱团取暖”的集体大联动。此次淮音艺术节所有演出均为公益性质,开幕式将在上海唯一一家戏曲主题公园——金桥戏曲主题公园淮音广场举办,在9月4日至8日的五天时间内,15家参演院团将各推选一出优秀传统折子戏或精品小戏在浦东的社区街镇进行演出,把好戏送到居民的家门口。  发祥  淮剧虽然发源于江苏,但和越剧、锡剧等剧种一样都是在上海发展成熟,上海可以说是淮剧的发祥地。上海淮剧团团长龚孝雄自豪地告诉记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淮剧在上海的影响甚至可以与越剧相提并论,上海曾经有过三次从苏北来的移民潮,因而淮剧在上海有相当好的观众基础,“当年淮剧在上海非常有影响、有市场”,甚至淮剧的名称也是在上海形成的。据资料显示,1951年,以何叫天、筱文艳为正、副团长的联谊剧团和以马麟童为团长的麟童剧团合并成淮光淮剧团,自此这一之前被称为江北戏、江淮戏的剧种有了新的名称——淮剧。1953年5月成立了上海淮剧团的前身上海人民淮剧团成立,比1956年11月在淮剧大本营江苏成立的江苏省淮剧团还要“年长”了三岁。当年上海“人淮”一有新戏推出,苏北各淮剧团体就会跟着上演,上海承担起了淮剧这个剧种的龙头带动作用。

  

1959年上海市人民淮剧团《红楼双玉》筱文艳饰贾宝玉,周芸芳饰林黛玉.jpg

 

  图说:1959年上海市人民淮剧团《红楼双玉》 网络图

  

1959年上海市人民淮剧团《红楼双玉》周芸芳饰林黛玉.jpg

 

  图说:1959年上海市人民淮剧团《红楼双玉》 网络图

  不过近些年,淮剧在上海的五大剧种中却显得相对弱势,与京昆越沪四剧种相比,淮剧的声音实在是有些太弱了。淮剧的弱势除了前些年受戏曲大环境影响之外,在沪苏北籍移民的后代对自身身份的不自信也是一个原因,“很多淮二代、淮三代都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苏北人,还会来看什么苏北戏。”龚孝雄说,不过现在这种情况明显有了变化,使得淮剧的生存环境也有了一个转机。这次上海举办淮音艺术节,第一个目的就是“发声”,希望淮剧这一已经淡出上海市民视线很久的剧种能渐渐回归,“再不发声音,很多上海人都不知道上海还有个淮剧团了。”这次5天的淮音艺术节包括5场演出、3场讲座和一场研讨会,这也是全国所有国有淮剧院团第一次齐聚上海舞台。

  

4e53feccgad6abbd84cd1&690.jpg

 

  图说:春光淮剧团以前的节目单 网络图

  

0005G6fCgy6LKEr5MLId6&690.jpg

 

  图说:上海市志成淮剧团以前的节目单 网络图

  据介绍,目前江苏一共有13家国有淮剧院团,这次将悉数参加淮音艺术节的演出。事实上,这13家院团中有一部分已经处境相当艰难,大约半数的剧目已经没有能力上演大戏。其中滨海县淮剧团现在一个团仅有三人:团长、书记、办公室主任,平时已经无法承担演出任务,这次也会在开幕式上亮相。另一家射阳县淮剧团也只有十几个人,平时只能演演小戏、折子戏,连乐队都没有,演出时只能用伴奏带。这次上海举办淮音艺术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全国淮剧界的一次抱团取暖。据主办方介绍,以后淮音节还会考虑邀请江淮地区的另一个重要剧种扬剧参与淮音节的演出,这也是主办方取名“淮音”艺术节而非淮剧艺术节的一个原因。  播种  浦东并非上海淮剧观众的聚集地,为什么这次淮音艺术节会落户在浦东呢?原来,早在几年前,上海淮剧团就与浦东金桥地区的浦兴街道成了共建单位,这几年间,上海淮剧团在那里播下了不少淮剧的“种子”。如今,浦兴淮剧团已经成了上海业余淮剧社团中最有实力的一支队伍,而浦东模范中学也是上海少数选择淮剧作为特色的学校。尝到了甜头的上海淮剧团对于在浦东这片热土播撒淮剧的“种子”愈加积极了。这次“淮音节”也把培养观众作为了重要目的之一。据介绍,上海这些年淮剧观众萎缩相当严重,培养观众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一个问题。在这次开幕式上,浦兴淮剧团的12位票友、浦东模范中学的20位学生及100位现场观众将与专业演员共同演唱一曲淮剧《拣煤渣》,展示这几年普及推广的成果。(新民晚报记者王剑虹)

  

timg.jpg

 

  图说:淮剧《拣煤渣》 网络图

  【马上评】胸怀与格局

  上海举办淮音艺术节,初一听有点意外,上海总共一家淮剧团,搞个团庆什么还差不多,办什么艺术节呢?再看到演出节目单和策划书,更是意外,来自江苏的剧种14个,每家一个戏,上海的剧团1个,同样一个戏,而艺术节的资金、场地都由上海解决,等于搭个舞台让别人唱戏。  不过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正体现了上海的胸怀。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越剧、淮剧、扬剧、锡剧、甬剧等发源自苏浙两省的戏曲剧种都是在上海这个中西交融的城市发展成熟起来的,其中越剧、评弹等艺术种类的各主要流派几乎都是在上海形成的。在淮剧界地位“至高无上”的筱文艳同样在上海成名,在上海形成了她的筱派。  虽然戏曲这几年明显回暖,但总体上来说,淮剧依然处于“弱势”,想要发出“响亮”的声音,不外乎抓两头,一是业内联手,二是市场培育。而戏曲界重门户、分流派,联手合作并非易事,需有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之胸怀,才有可能形成戏曲的大格局;本市的淮二代、淮三代人口众多,市场培育首先要用乡音唤醒本市淮二代、淮三代的“乡恋”,用精湛的戏曲艺术重建“我是苏北人”的自信。只有这样,才会让淮剧迎来第二个春天。  虽然戏曲这几年明显回暖,但总体上来说,戏曲依然处于“弱势”,想要发出“响亮”的声音,业内联手几乎是一条必经之路。而戏曲界重门户、分流派,联手合作并非易事,需有兼收并蓄、海纳百川之胸怀,才有可能形成戏曲的大格局。

  1. [内容来源:新民晚报]
  2. [内容作者:王剑虹]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