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戏曲

“90后”戏曲人挑大梁吸引青年观众
时间:2017-11-25 11:21:26  来源:光明网  作者:  

   11月18至24日,由南京市越剧团创排的两部小剧场实验越剧剧目《织造府·又见清溪》和《僧繇》陆续在繁星剧场、北京人艺菊隐剧场及中央戏剧学院小剧场等演出,为京城戏曲舞台带来了一股来自江南的清新之风。

  1904年的江宁织造府,繁华将尽。两个同为“90后”的女主角,一个是1890后,另一个是1990后,虽是同龄人却又相差百年,她们站在不同的时光节点上,相互审视、相互理解,也同时站在十几岁的年轻人的角度,理解、践行着云锦织造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工匠精神……《织造府·又见清溪》以14岁中学生王好好的视角,呈现了一出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故事。传承中有创新,正是小剧场实验戏曲的一大特色。

  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地小剧场戏曲演出以新颖先锋的演出形式吸引培育了一批青年观众群体。但南京小剧场戏曲演出市场仍待开掘。据南京市越剧团团长杨庆锦介绍,南京市越剧团正是在此背景下创排了这两部小剧场实验剧目。

  此次南京市越剧团带来的两部剧目的最大特点就是以青年戏曲力量吸引青年观众。杨庆锦说,探索小剧场实验越剧的表演样式,通过创作符合当代人审美观的剧目,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走进剧场,了解戏曲。“戏曲需要传承,让年轻人成为越剧发展的主力军是南京市越剧团孜孜不倦的追求。”

  据了解,这两部小剧场剧目的主创和演员大多为80、90后,其中《织造府·又见清溪》编剧为青年编剧赵子慧,导演为戏曲导演李永志。《僧繇》编剧是90后国戏在读研究生俞思含,导演由南越本团90后导演李闯担任。

  此外,两部剧目还以挖掘南京历史文化为己任。《织造府·又见清溪》和《僧繇》中的清溪小姑和张僧繇为“南京历史文化名人展示工程”中的两个名人。杨庆锦,希望通过这次演出,用越剧的舞台剧形式,传播南京的历史与文化。

  1. [内容来源:光明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