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戏曲

重视校园戏剧 就是关注戏剧的未来
时间:2017-11-25 11:22:27  来源:辽宁日报  作者:  

   10月27日,历时一个月的辽宁省第六届大学生戏剧节在沈阳师范大学落下帷幕。戏剧节上,我省33所高校的千余名师生,以饱满的创作热情和积极的参与精神,演出了24台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原创剧目和中外经典剧目,两万多名大学生观看了演出。展演期间,大学生对戏剧的关注和热爱令人难忘,年轻学子的精神成长和戏剧才华令人瞩目。专家说,重视校园戏剧就是在关注戏剧的当下与未来。

  校园戏剧是大学生自己的戏剧,让人们看到戏剧艺术本真的原初状态,为戏剧发展提供值得深思的理论话题

  大学生戏剧节由省文联、省教育厅、团省委、省文化厅联合主办,省戏剧家协会等承办。两年一届,11年间举办了六届,从第一届的11所高校参与到今年第六届的33所高校参与,从最初20余台剧(节)目到如今的百余台剧(节)目,由开始单一的话剧、小品节目发展到包含音乐剧、舞剧、肢体剧、默剧、哑剧等多种类剧目,其内容不仅关注校园,更关注社会。

  大学生戏剧节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集中展示戏剧才艺的平台,促进了校园戏剧发展,为我省的戏剧发展培养了人才,更为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提供了有效的方式,这正是大学生戏剧节一届比一届红火的根本所在。

  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韩宁是多届大学生戏剧节的具体组织者,她对全省校园戏剧活动乃至青年戏剧活动都有深入了解,她坦言,一个社会的艺术生命正是因为有了年轻人的参与才不断得以滋养。

  校园戏剧最大的魅力就是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在舞台上发生的故事能勾起观众的回忆、引起观众的共鸣,无论是演员还是观众,都已忘记自己的身份,他们是倾诉者与倾听者的关系。比如,辽宁师范大学原创小品《恰同学少年》,创作者是青年教师李博,作品以一群学子入学军训中与即将转业的班长的交集,透视着现代学子对人生的思考,呈现了现代军人坚强的意志品质。辽宁大学艺术学院的原创小品《借钱》和心理舞蹈短剧《走向盛夏》反映的也是校园生活。《借钱》写的是一个“富二代”巧妙帮助贫困同学的故事;《走向盛夏》则表现了在校大学生叶子陷入校园贷危机后,如何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摆脱困境,走向新生活的过程。这些作品贴近校园生活,引起大学生的强烈共鸣,也令大学生深受感染。

  辽宁戏剧需要更多青年的参与,需要青年戏剧人用富有活力的、富有冲击性的、富有启示的作品给戏剧输入新鲜血液。

  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副院长、省剧协副主席齐昕欣是本届大学生戏剧节点评专家,他说,大学生戏剧节给他带来了很大的震动和冲击,不得不让人仔细思考这一文化现象。此次大学生戏剧节产生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优秀剧目,这些剧目具有成熟的导演构思、扎实的演员表演、充满个性的舞美呈现,并不输于专业院团的创作与表演。

  此次参加大学生戏剧节的院校有很多并不是专业的艺术院校,如中国医科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大连海洋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等,这些院校的学生毕业后不太可能再从事戏剧创作表演活动,但是在他们求学历程的青年时期能有机会投身校园戏剧活动,一定会促使他们把戏剧作为将来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这正是校园戏剧活动的意义所在。

  韩宁说,近几年,省戏剧家协会一直在讨论一个话题,就是非职业戏剧对职业戏剧的触动。这次东北大学参赛作品在戏剧表达上的创新令职业戏剧人很有感触。他们的思考、他们对戏剧虚拟空间的运用、表演的松弛、剧本的内涵等,都给评委和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校园戏剧与社会接轨,与时代对接,表明现代大学生关注生活的视野更加宽泛,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更加深入

  校园戏剧与社会接轨,与时代对接,通过大学生的视角讲述社会的故事,都表明现代大学生关注生活的视野更加宽泛,对人生、对社会的思考更加深入。比如,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原创小品《地铁轶事》,通过地铁上大家让不让座的态度,深入探讨人性话题,充满了人生的思考。这所学校虽然是一所理工科院校,却有着良好的艺术氛围,学校的繁星话剧社在每届大学生戏剧节上都有原创作品,而且作品都是通过大学生的视角反思社会、透视人生。辽宁师范大学的作品《我要增肥》是在校学生陈汝瑶创作的,作品讲述了女儿为救患病的妈妈,必须增肥才能捐献骨髓的故事。沈阳建筑大学的《青春与梦想》选取了“辽宁好人最美大学生”刘佳颖的事迹。这些作品的创演使大学生们更加关注当下生活、关注社会现象。

  韩宁说,第六届大学生戏剧节的参赛作品中有多部从形式到内容都有非常大胆的创新表现,排演这些作品的都是十分活跃的校园青年戏剧人,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对戏剧有独特的理解和敢于打破既定范式的锐气。

  戏剧节上,一些专业艺术院校的作品从艺术表达到艺术呈现,都非常有品质。辽宁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安琳说,辽宁大学艺术学院创作了8个短剧小品,8个小品各具特色,题材涉及都市生活、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家庭生活、同学之间的友情和恋情等,关注社会生活的层面非常广泛。其中有13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和导演参与大学生戏剧节作品的创作排练,通过大学生戏剧节的排练,教师们做到了传帮带,共有50多名学生参与到大学生戏剧节作品的排练演出中,涵盖表演、导演、编剧专业,年级从大一到大四。她还说,校园戏剧活动的开展使大学生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戏剧,这种艺术体验会变成一种潜在的文化素养融入他们今后的人生中。

  第六届大学生戏剧节的开幕戏《三见眉语》,是由沈阳音乐学院戏剧影视学院排演的一部原创话剧作品,编剧、导演、演员以及剧务均由该校师生担任。这部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沈阳音乐学院校内信箱里存放的一些无人认领的明信片,上面大多写着来自远方的浪漫寄语,一张张充满梦想的明信片,让编剧萌生了展开故事情节的创作欲望。沈阳音乐学院戏剧影视学院院长李淑华说,2017年的暑期,戏剧影视学院参与该剧创作和演出的师生都放弃了假期,全身心地投入到《三见眉语》的排演中来。可以说,戏剧能够表现人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状态,校园戏剧则能更直观、更生动、更真切地反映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情感世界以及理想追求。学生自己创作时的思考不同于专业人士,其表现得更直接更真实,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关注校园戏剧,是在关注青春。应思考如何把活跃在校园中的一些青年戏剧人引向社会,为他们提供更大的舞台

  戏剧是离人最近的艺术,戏剧教育是便捷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式,戏剧教育还是社会历史教育和道德情感教育。在校园戏剧活动中,大学生们能够重新发现自己,并且对人生进行重新思考。

  大学生戏剧节展演的剧目既有话剧、音乐剧、舞剧、肢体剧、心理剧等洋溢着现代气息的新创剧目,也有京剧等传统戏曲样式;既有经典名着的改编之作,也有学生原创的反映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对好人好事的赞颂等充满正能量的作品。比如,辽宁大学艺术学院的原创小品《别·离》以默剧的形式讲述长期在外的儿子在得知母亲病危后赶到母亲身边,帮母亲和死神抗争的温情故事。该小品导演、辽宁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教师李松说,我们选取默剧形式,是想通过这种无言的戏剧交锋去感染在外求学的大学生们,使其多关注和陪伴父母,让青年重新定位和思索自我同双亲的亲子关系。

  大学生戏剧节每场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演员都与点评专家进行现场交流,专家对剧目演出情况进行点评,现场观众交流观看感想,这种观演互动也对大学生们的创作有很大的启发与帮助。

  展演期间,关于校园戏剧如何发展的研讨会在沈阳师范大学举办。高校代表与戏剧专家对校园戏剧的现状、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未来发展趋势等关键问题进行了研讨,通过研讨交流进一步总结校园戏剧发展的经验、指引今后的校园戏剧发展之路。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院长张威说,现在有些大学生喜欢流行的东西,我们想用戏剧表演的形式来引领大学生走近经典。戏剧的发展需要观众,如果戏剧能在校园里找到观众,这也是专业戏剧未来发展赖以生存的一块土壤。

  沈阳音乐学院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白丽萍说,所谓校园戏剧,就是由青年戏剧人创作、表达青年精神诉求的戏剧。大学生戏剧活动的真正价值,或者说校园文化的真正意义,正是要大学生们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直面现实的勇气。

  着名编剧谢海威作为本届大学生戏剧节点评专家,站在专业戏剧人的角度说,本届大学生戏剧节有精益求精的精品意识,比如东北大学的默剧《安德鲁与多莉妮》、沈阳工学院的肢体剧《杨门女将》片段、辽宁大学艺术学院的小品《别·离》都有相当优异的表现。希望辽宁戏剧界联手扶植青年戏剧,给他们提供专业的剧本指导和表演指导,举办各种研讨活动,多多与青年学生戏剧人展开交流。

  1. [内容来源:辽宁日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