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我的长辈知青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真人秀

章子怡这样的“老艺术家”都上了真人秀,时代是变了
时间:2019-03-03 12:10:39  来源:虹膜  作者:  

   当章子怡参加《妻子的浪漫旅行》第二季的消息传出时,十几年的粉丝发表了脱粉宣言,大概是说一线的国际章变成了一个综艺咖,现在的她不配再粉了。

  如今,节目正常播出,章子怡也发文解释了自己缘何做出决定:在这里能看到一个真实的我。

  前排留言中,既能看到网友的惊讶,也有不少人希望章子怡能专注在电影上。

  同样是一线女星上综艺,记得去年《幻乐之城》启动的时候,王菲的综艺首秀成为最吸引人的话题,大家都乐于在节目里看到昔日的省话天后成为一个耿直的段子手。

  她们两人加起来,几乎指向了一种阶段性的改变——现在,在专业上最最顶级的明星(我们说的不是那种流量型或综艺咖)也开始参加综艺节目,这在以前并不多见。

  若细分起来,王菲的首秀还是属于音乐节目类的综艺,没有偏离她的专业,并且大家在此前都很少能在荧屏上看到她,所以都翘首以待王菲的亮相。而章子怡一直关注在电影领域,这几年转战各种综艺甚至真人秀,质疑的声音很大。

  估计很少有人记得,章子怡早前在综艺《中国最强音》担任导师,那会儿就有不少的争议,基本观点就是演员出身的她完全不适合担任歌唱节目的评审,节目完全没有专业性。

  谁料最后的总冠军曾一鸣,恰恰就是章子怡战队的。虽然节目收视率不高,但是据说章子怡的酬劳远高于当时同类节目的其他导师。

  《中国最强音》

  近两年,章子怡在《演员的诞生》担任点评嘉宾,这算是她的本行,也是在肯定她的表演实力,作为专业前辈指导演员的声台行表。可能因为参加这档综艺令她丢了一些事业粉,但也因此收获了不少路人粉。

  这一次《妻子的浪漫旅行》性质则完全不同于以上,它是生活类的真人秀。

  如果说王菲把综艺节目看成一种游戏,只是觉得好玩儿参与一下,那么,章子怡则有一种更强的目的性,其实在播出的几期节目里大家也能看得出,她一直在解释我们心里的疑问:为什么她会嫁给汪峰?

  不可否认的一点是,章子怡和汪峰的结合,一直被很多人吐槽,不少人认为,从过往经历来看,汪峰配不上章子怡(这一点,恰恰也很像当初王菲嫁给李亚鹏时的大众舆论)。

  而在节目里,章子怡最想证明的一点就是:我的生活我懂,我嫁给汪峰很幸福。

  近年一直低调的章子怡,怎么又站上了风口浪尖?这就有必要提醒一下大家了,其实章子怡自出道以来,一直都是超级话题明星。

  在中戏上学的时候,她得到一个张艺谋导演的广告试镜机会,虽然后来广告没有拍成,但是试镜的同学们都把联系方式给了副导演。一年的光景过去,大二的章子怡以新一任谋女郎的身份出演电影《我的父亲母亲》。

  《我的父亲母亲》

  后来《卧虎藏龙》在全世界受到的瞩目让章子怡人气飙升,她也成了一个能文能武的明星。 《艺伎回忆录》她首次尝试在全片中用英文讲对白。正剧演得多了,章子怡想完成一些轻松的喜剧电影,便尝试了一些小妞电影,自己监制并主演了《非常完美》和《非常幸运》,但口碑和以往的正剧相比相差甚远。

  《非常完美》

  与此同时,章子怡也不乏绯闻和公益方面的负面新闻缠身,口碑曾一度跌落。另外,她的几段跨国恋情也都比较高调,是大家茶余饭后的八卦谈资,一开始,「国际章」很难说是一个褒义的名称。

  可能是「泼墨门」等一系列沸沸扬扬的负面事件,反倒逼出了章子怡的绝地逆袭。

  经过一段不短的沉淀和隐忍之后,章子怡凭借《一代宗师》中的宫二,横扫了各大奖项的影后,然后迅速从以前的叛逆、不拘一格的形象,转变成了个有些「老艺术家」风范的章子怡。直到《演员》这类的综艺,又将这种形象大大强化。

  回想起来,无论是《卧虎藏龙》里放弃贵族生活,任性闯荡江湖的千金小姐玉娇龙,还是《一代宗师》里「宁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停」、坚毅柔韧的宫二,大家记住的是这些角色,认可的是章子怡居于演员的职业,喜爱的章子怡也是以角色为基础。

  《一代宗师》

  很多时候,我们甚至直接把角色和章子怡一体化了,玉娇龙、小百合、宫二都有那一股子倔劲儿,章子怡和她的角色确有一些相似,倔强又直接,比如前不久在微博上仗义执言帮谢娜解围;不顾粉丝的意见,选择自己想去做的综艺、参演电视剧。

  以前,我们欣赏喜爱章子怡的时候都不能和她的角色断舍离。现在,章子怡不再是以前的章子怡,为人妻为人母的她要做自己生活里的女主角。

  这一次,章子怡需要在工作外的生活上找到新的认同,更重要的是,这种认可不再属于某一个角色,而是是属于家庭、属于婚姻关系,属于她自己。如果和角色没有任何关系,作为观众,你是否依旧喜欢?

  神坛上的明星下凡,曾经煞费苦心包裹的神秘感渐渐消失了,章子怡在节目里展示自己居家的一面:

  我们看到汪峰不间断的叮嘱章子怡注意旧伤,要时刻保暖,既有一起遛狗的温馨画面,也有推荐连体开档羽绒服的沙雕日常,章子怡还谈起想再生一个孩子,想办一场完美的婚礼。

  她只是一个渴望了解自己、被呵护的妻子。即便看起来再倔强坚强,章子怡也是内心柔软的普通母亲,也有为人母的选择之难。

  但观众们会喜欢看这些综艺真人秀,并不仅仅是因为能从中寻找到认同。

  相对于两个小时的电影或者动辄几十集的电视剧而言,展示明星生活的真人秀充满了生活的日常,也因为铺满笑料而轻松愉快,从观看愉悦度和时长上来说,都是更加「快消」的文化商品。

  通过一个小时左右的「日常生活」去认识明星,要比通过看完、听完他们大部分的作品轻松得多。

  在这之外,这种「认识」,其实也是充满了「窥私感」的,通过这些综艺,我们得以正大光明地看到明星另一面的生活,他们如何打发独自的时光、如何跟亲密的人相处或闹别扭;我们看到原来他们的家里也可以这么乱,原来国际影后也是会穿珊瑚绒睡衣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和《后窗》里那个腿受伤了,拿着望远镜窥伺对面楼层的摄影记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只不过,他是通过望远镜暗中观看,而我们是通过现代媒体合法观看,这种观看甚至还是被鼓励、被引导、被期待的。

  《后窗》

  我们好像真的看到了更真实的明星,但殊不知,这其实很可能也是明星们另一种层面上的表演。

  就以章子怡为例,在第一期的节目中,当和其他几位女嘉宾在饭桌上吃饭时,你能很明显感觉她依然「绷着」那股劲儿。

  直到回到自己房间里,用手机和汪峰打微信视频的时候,才像是李静说的那样——「她见到你跟你通视频电话的时候,是最放松的」。

  如果前一种状态里的章子怡,依旧是没能脱掉角色的气场的话,那我们要如何得知,在后一种状态里的她,有多少演戏的成分?

  明星这种形象,一开始是被制造出来的,历史上的第一个电影明星叫做弗洛伦丝·劳伦斯,片方在她新作上映前宣布她意外死亡,闹得沸沸扬扬以后又辟谣说她还活着,再让她光彩照人地出现在首映礼现场。

  你看,一代明星的诞生,都伴随着强烈的话题。

  而长久以来,我们对明星的认知,都直接和他们的某种娱乐技能相关。演员表演、歌手唱歌或创作、综艺咖搞笑或应变,我们评判明星、喜欢他们或讨厌他们,除了那些林林总总的绯闻之外,业务能力,总是最重要的的一项。

  因为这些能力,明星们是马克斯·韦伯所说「卡里斯马」(charisma)式人物,这个来自基督教的概念意思是神圣的天赋,明星们身上有神性的光环,有对音乐、表演、舞台的超人天赋,但同时又与观众之间有着天然的距离。

  这种天赋让人愉悦,也可被作为商品贩卖。

  当明星作为一种商品,他们最开始所贩卖的,就是这些远超常人的业务能力,当你为某位演员购买一张电影票,买下一位歌手的数字专辑,他们就已经变成了商品,他们售卖的和你购买的,是娱乐享受。

  但是如今,随着互联网和娱乐产业的飞速发展,消费明星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

  除了章子怡、王菲这样的顶级明星,上综艺、真人秀的明星也开始越来越多,涉及到的领域也从《奔跑吧》这样的户外竞技型,《我就是演员》这样的业务能力比拼型,拓展到了《爸爸去哪儿》这样的亲子系列,又或者是观察夫妻生活的《幸福三重奏》。

  《妻子的浪漫旅行》则是换了一种视角审视夫妻生活,《我家那闺女/小子》是对更年轻一代明星生活的披露。

  《我家那闺女》

  讲到这里你或许也发现了,在这些综艺和真人秀里,我们所娱乐的、消费的,已经不再是这些明星引以为豪的业务能力,而是他们的生活。

  从这个程度来说,明星已经被「多义化」了。

  他们并不仅仅贩卖自己擅长的娱乐长项、绯闻、作品,同样也贩卖自己、贩卖自己的生活,那些日常、幸福或痛苦。

  再说远一点,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众几乎是不能接受明星们有婚恋新闻的,这也是刘德华为什么隐婚多年的原因;而现在,鹿晗宣布恋情、赵丽颖结婚,都可以成为让微博瘫痪的全民娱乐事件。

  我们必须要承认,时代真的不一样了。

  过去观众对明星私生活接受的不能,固然有部分占有欲或私生饭的成分在,但其背后的核心是,明星的个人生活是不能被拿出来贩卖的,换个角度说,明星作为一种职业,还没有被完全商品化。

  而现在,婚姻生活、亲子时间、父母催婚、夫妻吵架,全都可以被打包成商品出售。

  明星盘满钵满,观众也乐此不疲。

  这是更好的改变吗?

  我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但这无疑是个更加疯狂的消费时代。

  在这个消费时代,明星要褪去自己身上神性的光环,走下神坛,变成人,以此贴近生活,贴近观众和贴近消费者。

  这是消费时代对明星的祛魅,也是消费时代对明星更终极的商品化。

  不论你是否参与这种消费,你都必须明白一点。

  不论综艺和真人秀里的明星看起来有多么像一个「常人」,但这依然是一种表演。

  以前明星的秀场,在他们的舞台上;而现在,整个社会和世界都变成了他们的秀场。

  1. [内容来源:虹膜]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