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颖儿知青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综艺

中国创造节目出海难 《机智过人》靠AI破题
时间:2018-09-02 10:12:20  来源: 央广网  作者:  

   在经历过模式引进浪潮之后,近年来我国综艺节目发展步入了调整和转型期。一方面,以文化、原创为方向,政策鼓励行业生产具备中国文化特色与价值观引导的原创型节目;另一方面,网络综艺兴起,不断争夺着电视综艺的观众时间,也对电视综艺节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综艺节目生态正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原创模式标准展望”研讨会现场

  8月28日上午,“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中国原创模式标准展望”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人工智能的科学挑战节目《机智过人》被认为有可能冲击主流欧美市场。

  中科院+社科院首次联手 人文科技互融思考时代命题

  对于很多普通观众来说,科技是冰冷的,是远离日常生活的,如何将科技做出温度也成为一众科技类节目的难点所在。而作为中国首档聚焦人工智能的科学挑战节目,《机智过人》展现的是中国目前最顶尖的科学技术,所以破题的难度也就更大。

  这次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社科院在《机智过人》的首次携手,试图结合理科生的严谨和文科生的感性,探讨人工智能第四次浪潮带给人类的改变与思考。节目制片人张越表示:“我们更关注人工智能对于人们的生活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把节目的视角转到了人的身上。”

  在《机智过人》首期节目中,脖子以下高位截瘫12年的女警通过助力外骨骼的帮助,实现了站起来拥抱爱人的梦想,而4个月失去双手却培育出800多名学生的乡村教师,终于在59岁用脑电波操控义肢,拿起了平生第一本书。此类人机互助创造的奇迹,为改变中国3000万残障群体命运提供了可能。

  世界AI综艺尚属空白 原创模式助力中国智造走出去

  《中国好声音》以来,中国综艺节目进入了大片化时代。模式引进大潮推动着中国综艺节目的学习与进步,但也把自主创新的问题摆在了众多电视人面前。“2016年开始,在总局政策调控以及经济放缓双重压力之下,大片式综艺走向了一个拐点。因此那个时候我们也停下来思考,到底做什么样的综艺才是有出路的。” 节目联合制作方长江文化周泳表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选择制作一档原创人工智能综艺节目,而这不仅开拓了中国原创综艺的蓝海,在世界范围也属首创。

  “在全世界的节目模式库中进行对比,把人工智能以一个纯原创的综艺形式呈现,《机智过人》是第一个。” 去年至今,《机智过人》在海外同行模式搜索中位列第一。节目策划方之一,中国社科院新闻所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淞表示,节目设立之初就决定不重复别人的形态,也不重复前人的选题。此类节目要做好,必须解决领域垂直、人机博弈、综艺呈现、基调平衡、情怀营造方面的五大难点。

  节目模式研究专家彭侃表示,从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来看——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而这也正是中国节目创意行业的发展写照。从整体来看,虽然中国已经向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输出了一些模式,但目前仍然没有一档国内原创模式能够真正打入欧美主流市场,而在彭侃看来《机智过人》是中国到现在为止有可能打入到欧美主流市场。

  “原创节目模式的评估会遵循几个标准:一在于节目的成功性,《机智过人》已经收获了高收视率与节目影响力;二在于题材的普世性,人工智能是当下国际内容行业的热点,且探讨科技的人文关怀这个主题具备普世性;第三是创意的独创性,人工智能与人PK的模式目前还没有出现过;第四,模式的标识性,《机智过人》悬浮式的舞美、导师座椅以及投票方式等,都赋予了其模式化的价值;第五,资源的延展性,《机智过人》目前已经推出两季,未来也会有第三季,这些都证明节目在于资源上的延展性;第六,制作的技术性,《机智过人》节目背后有很高的技术门槛,而这恰恰是这个模式的价值。”

  1. [内容来源: 央广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