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着名国画大师邱汉桥在坚持主题性山水画创作的同时,专门安排时间在全国部分省市博物馆和美术文化机构,举办个人绘画展览,诚请人民大众和各界人士观看他的画展。仅2013年和2014年,他就受邀在北京保利博物馆、山东潍坊博物馆、武汉市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斯洛伐克驻中国大使馆、全国九城联展、长江日报品鉴展、金湖湾艺术沙龙国画作品展、在北京世纪华天的邱汉桥绘画理论研讨会、湖北楚天艺境邱汉桥绘画鉴赏会等等,展示了他的一批精品山水画。在不到两年时间如此高频率的举行个人绘画展览活动,恐怕在国内的美术界中也不多见。实际上。他于1989年就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过个人绘画展,1994年他的国画《世纪魂》就获得全国第八届最高奖(金奖),其画作《金秋无际》于2006年悬挂在人民大会堂。据不完全统计,仅2014年9-10月份在湖北省博物馆举办一个月的绘画展中,其观展人数就达到数十万之多,11月1日的《美术报》曾以“国画名家邱汉桥绘画展引领着数十万观众新奇的目光”为题进行了报道,恐怕这种盛况在全国各类美展中也是十分罕见的。有些其他城市的美术爱好者听说国画大师邱汉桥正在办个人绘画展,专门乘飞机,坐高铁前来欣赏邱汉桥大师的绘画新作和经典之作,为自己能有幸享受到一场文化艺术的经典盛宴而兴奋不已。而有些所谓着名画家的画展在开幕式那一天似乎高朋云集,热闹非凡,但随后的展览日子里,则人丁稀少,乏人问津,除了媒体吵闹一通外,观者反响平平。这与邱汉桥大师的画展形成了很大的反差。这说明了什么呢?我以为这至少可以说明人民群众特别喜爱国画大师邱汉桥的精彩国画,说明邱汉桥大师与人民大众心心相印,也可以说明邱汉桥画家就是人民的艺术家。因为他的画是为人民而画,为大众而画,为民族而画,为祖国而画。他虽然画的是山水,但观众感到他把人从画外带进了画里,带进了天人合一的大自然中,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它的画画出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画出了中华民族的壮美胆魄和昂扬向上的脊梁,画出了人民大众的大美追求和崇高的审美灵魂,画出了华夏同胞屹立在世界东方的自豪感和使命感。许多百姓在欣赏了邱汉桥大师的画展之后说:这才是中国人民的艺术家,这才是值得中华民族骄傲的艺术家。这才是当代绘画艺术引领国画站在时代前列的精品之作。
这些年来,我们提“人民艺术家”这个特殊的名词少了,特别是在美术界、国画界提得就更少。美术界、拍卖公司、收藏领域和一些媒体,他们更关心的似乎是画家或书法家的个人头衔,所以弄得现在许多地方的美协、书协主席副主席有几十个,这是典型的美术官本位现象,至于一些拍卖公司虚假高价位拍卖活动则更是玷污了纯洁的艺术市场,使一批艺术家成了“金钱的奴隶”,还有一些绘画作品以主动适应积极迎合西方人审美标准和文化思想为“己任”,贬低或嘲笑中华民族优秀深远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戏弄或影射当代中国似乎已经走向没落并即将滑向衰败的深渊,他们仿佛不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他们似乎是变异的西方文化的代言人,数典忘祖,以在祖国母亲的胸膛上插上一刀为荣。凡此种种,究其原因,是我们的美术界、艺术界和有关机构及媒体和少数画家,在文化艺术发展的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偏差,在世界文化艺术大格局中迷失了方向,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坚守上丢失了自信,在为人民而艺术这个根本的问题上左顾右盼、缺少定力。所以这些年来,我们的文化艺术“看似繁荣,实则暗藏玄机(国画大师邱汉桥语)”。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高瞻远瞩,发人深省,切中时弊,令人深思。
人民需要自己的艺术家,艺术家理应为人民大众而创作,为人民而抒写,因为人民大众才是艺术家的衣食父母。这本不是个问题,但前些年它确实成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虽然俗话说响鼓不用重锤,但在当下还存在许多似是而非的误区,本应属于人民大众的艺术殿堂还在被许多东西污染者,霸占着,似乎还在道貌岸然,堂而皇之地扮演着主角,因此我想在这里有必要就一些问题再摆摆理,顺顺道。虽是一家之言,也许会让更多的人去思考、探讨。百家争鸣总是有益处的。
邱汉桥《恒》
我认为只有坚持为人民而创作才能高水平处理好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我国国画界关于传承与创新是个老话题了,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关系重大。不同认识,不同观点,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的艺术实践,往往会带来不同的效果。稍微懂一点中国绘画史的人会发现,这些年来我们的国画,有一些画家和美术评论家在传承中迷失了方向,丢失了时代精神。连古人都明白的“与时俱进”的道理。而一些当代画家却一直没有真正理解传承与创新的关系,仅仅满足于模仿古人,满足于欣赏和习惯明清时代的阴柔画风,满足于“小桥、流水、人家”这一些小情趣,小格调,老三样,自以为高雅,并孤芳自赏,认为这就是中国国画的正宗文脉,实际上呢,他们的画作往往不经看,不耐看,看得多了,索然寡味,不仅没有超越古人,更谈不上引领世界,还在古人的画中“梦游”“晃荡”。试想,这样因循守旧,千篇一律、不求进取、自娱自乐、小美即满的画作怎么可能感染人民大众,温暖人民大众呢?怎么可能给人民大众以崇高的大美精神享受呢?当然,人们的精神需求,审美享受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我们的画家应该尽可能创作一大批丰富多彩的国画作品去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要。但对于一个人民艺术家来说,他应该首先追求的是有时代精神的传承创新,否则,一定会被时代所抛弃,被人民所遗忘。应该说,国画大师邱汉桥在传承与创新上颇有勇气,颇有远见,颇有毅力与恒心,颇有为人民而艺术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邱汉桥大师不仅提出了中国绘画新体系:“北势南气,山水大成”;提出了中国绘画总纲要即绘画十八字法“悟老庄,追汉唐,学五代,习宋元,观明清,显当代”;提出了中国绘画美学新命题:“忘我忘象”而且通过四十年的探索,独创了绘画的新技法“锤头皴法和水润墨涨法”。他充分运用宣纸的独特性,将水与墨作为自己的一种精神追求的搭载体而溶化在自己创造的“锤头皴法”与“水润墨涨法”的世界里。从而与他的山水画相合相融而完美。许多观众一看他的画,就觉得与众不同,就觉得很特别,就觉得很温暖同时很有力量感,很有时代感。许多观众说:“这才是高水平高质量的画展”,他能真正给人民以美的震撼,美的享受,美的浸染,美的教化,美的力量。他能充分调动人们身上美的细胞,让全身的美感在热血中流淌奔涌。如果您有幸欣赏邱汉桥大师的画作《恒》、《晨》、《回望千古》、《难忘》、《金秋无际》、《金湖湾系列》、《圣山圣水系列》等等,您一定会有这样的大美感受。
在世界格局中,谁的经济发展占主导地位,谁的文化艺术话语权分量就重一些,影响就大一些。三百多年以前,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独领风骚,给世界以巨大的影响。可惜明清之后,由于奉行闭关锁国政策,夜郎自大,文化艺术崇尚阴柔之风,国画缺少了唐宋时期阳刚大美。一些画家不思变革,不敢创新,沉迷于“小我即满”,成了社会走下坡路的助推器,这种状况,至今还未得到根本改变。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经济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在世界大潮中,激流勇进,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中国制造,中国声音,人民币地位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认可,所推崇,所羡慕,但我们的国画,特别是现当代,国画基本上还没有走出国门,这是很不正常的。原因何在?我认为一个主要原因是我们向国内外展示的一批批国画,往往并不能代表我国国画真正水平,也不能代表国画界的最高水平,推荐到国外展览的要么是地方美协的主席副主席,要么就是些特殊人物,这样一些“画家”,由于主要精力没有用在绘画上,而是用在市场经营和电视曝光率上,没有为人民而创造,为中华民族而创造的胆魄和气概,满足于沽名钓誉,蝇头小利,他们的画作连中国人自己看了都提不起精神,怎么可能去打动国外的观众呢,怎么可能去引领世界文化潮流呢?一些人在国外去办展览,有政府掏纳税人的腰包而不心痛。至于是否有好效果,这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这说明我们的文化艺术体制和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谁是好的国画家,谁是真正能代表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当代国画家,谁是能够站在世界文化艺术战略制高点上的中国国画家,谁是最有中国正能量并能与西方主流文化艺术相碰撞,相抗衡的中国国画家?这些问题不能仅仅由政府部门或协会机构说了算,而应该体现人民大众的意愿。中国最大最权威的文化艺术网站——雅昌艺术网,从去年开始对全国两干多名现当代着名艺术家美术家的官网点击率进行排名,截止2014年11月上旬为止,国画大师邱汉桥的官网点击率以1620万次稳居点击率综合排名第一,第二名是吴冠中大师官网点击率为650万次,第三名齐白石点击率为620万次,范曾大师为480万次,何家英大师为390万次,由此可见邱汉桥是目前最受人民欢迎的国画艺术家,人民艺术家之一。他之所以受到人民的广泛喜爱和欢迎,这不是炒作的结果。这是人民群众对邱汉桥大师高水平绘制中国国画的认可,这是人民群众对邱汉桥大师与时俱进的美学理念,审美情趣,技法创新,温暖感人的山水画的普遍认同。没有人民群众的喜爱和认同,官网点击率不可能这么高,应该说,邱汉桥先生是当前我国最重要的国画艺术家之一,是最受人民欢迎的人民艺术家之一,这是显而易见的。在这两年的各类展览的过程中,邱汉桥大师在办展期间抽出许多时间来到展厅,以一个普通的文艺工作者的身份与参观者照相合影,亲切交谈,鉴赠画册,传递正能量,仅在湖北省博物馆就向参观画展的各界来宾,外宾和人民群众赠送大红袍、画册、展览册页等近三万份,其受人民群众欢迎程度,这在全国各类美展中也是很少见的。同时邱汉桥大师还多次参加书画作品慈善义拍,为弱势群体和环卫工人建立基金,受到了众多人士的高度赞誉。
邱汉桥大师说:为人民而创作精品国画,为中华民族而绘制精品国画,为中国国画能站在战略制高点上,引领世界文化艺术潮流,这是他毕生的追求。他现在仍在埋头苦干,谦虚谨慎,排除干扰,持之以恒的做这个事业,他相信历史是公正无情的,只有以与日寸俱进的精神精心创作人民满意的国画作品,才会被人民所喜爱,才会留得住,才会传承下去,才会走向世界的高峰,才会大放光彩。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