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诸子百家

清华第五期非遗研修班结业成果展在佛山开幕
时间:2017-05-10 06:09:55  来源:艺术中国  作者:艺术中国  

   2017年5月2日,在锣鼓喧天的醒狮表演中,“青春非遗 多彩佛山——‘非遗进清华’第五期研修班结业成果展”在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隆重开幕。此次活动是文化部、教育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项目之一,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结业展得到佛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的大力支持。清华美院副院长马赛、教务处主任原博、艺术与设计实验教学中心常务副主任杨静、助理冼枫、基础教研室唐薇、金纳、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工艺美术系党支部书记王晓昕、陶瓷艺术设计系刘润福、绘画系付斌等教师与20余名研修班学员,以及广佛地区各界领导、专家和传承人共同出席了开幕式。

  

 

  去年10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佛山传统工艺类非遗传承人开设了第五期研修班,20位充满青春活力的佛山艺人走进清华园,开始了为期一个月的富于挑战的学习。本次结业成果展以“青春非遗 多彩佛山”为主题,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讲述传承故事,展示一件学艺过程中最具纪念意义的实物;2、在清华导师指导下,研发一件以佛山传统工艺为基础、体现佛山地域文化特色同时又具实用性的产品;3、与本班同学1+1合作研发,在具有实用功能的产品上体现两种或多种佛山传统工艺的结合;4、与指导教师及同期在清华学习的北京、四川传承人1+1合作研发作品。11月中旬结束学习返回佛山后,学员们与清华导师保持密切联系,紧锣密鼓地展开了创作与相互间的热烈研讨,付出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取得了令人欣慰和惊喜的成果。这些作品充分展现了佛山传统工艺在当代生活中的活力与魅力。本次展览将展至5月30日,向佛山市民免费开放。

  

 

  佛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应如军致欢迎词

  在结业成果展开幕式上,马赛副院长向与会专家及来宾介绍说,研培工作组调动清华美院一流师资和软硬件设施,为佛山学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课程和参观内容,组织策划非遗展演、论坛、传承人上讲台等一系列活动。经过一个月的学习交流,佛山学员与清华师生结下了深厚友谊,显着提升了传承水平、研创能力与协同创新意识,开启了多样化的跨界合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马赛致辞

  唐薇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长期致力于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研究,在工艺美术行业、设计行业和国内外学界享有盛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院标就是龙舟旗帜上的“衣、食、住、行”四个标志,寓意着工艺美术源于生活,更应该融入生活。承办此次结业展的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同时诞生于1956年,都属于新中国恢复发展传统手工业的时代产物,在振兴传统工艺的新时代再次相遇,令人感怀。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唐薇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

  佛山剪纸传承人邓春红代表研修班学员发言,她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为我们精心设计安排的课程,让我们得到了系统的理论指导,让我们获益良多。这次的课程内容丰富全面,涵盖非遗保护基础知识,人文艺术素养,创新设计,市场开拓等,使我们拓展了思维,开阔了眼界,带给我们多方面的提升,虽然这种进步可能不会马上全部显现出来,还需要一个沉淀的过程,但我相信,我们会学以致用,将在清华所学应用到非遗传承事业中,我们的传承人会越做越好,为佛山传统工艺振兴出一份力!”

  

 

  第五期研修班学员代表邓春红发言

  

 

  

 

  导师为学员颁发清华大学结业证书

  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负责人黄程说,清华美院教授首次组队走进佛山,恰逢民间艺术研究社成立61周年,结业成果展为民间艺术研究社的未来发展点燃了一盏明灯,为振兴佛山传统工艺、探寻一条适合当地特色、符合时代需求的发展之路提供了指导,意义非凡。

  

 

  清华美院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宣布结业展开幕

  开幕式后传承人与导师及专家共同参观,针对作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本次研修培训甄选的是年轻一代传承人,但在结业展上,老一辈传承人都兴致勃勃地来观展,检验徒弟们的研修成果,他们纷纷表示把徒弟们送到清华学习太好了。徒弟们拓宽了眼界,增长了学识,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做出了这么多精彩作品,使师傅们大感欣慰,感到非遗传承后继有人。师徒之间的情谊,以及佛山传统工艺的博大精深让清华导师们赞叹不已,纷纷与两代、甚至三代佛山非遗传人合影留念。

  

 

  佛山狮头扎制技艺传承人欧琦辉(左一)、师傅国家级传承人黎伟(左三)与应如军副局长、马赛副院长讨论作品

  

 

  佛山彩灯扎制技艺传承人黄宏宇(左一)、母亲国家级传承人杨玉榕(右一)与唐薇教授、佛山市博物馆副馆长关宏合影

  

 

  佛山剪纸传承人陈小杰(左)、师公国家级传承人陈永才(左二)、师傅省级传承人饶宝莲 (右二)与清华导师陈岸瑛合影

  

 

  佛山木版年画传承人刘钟萍(左二)与师傅国家级传承人冯炳堂(左一)与清华导师原博(右一)讨论结业作品

  

 

  佛山狮头传承人周嘉欣(右一)、母亲省级传承人黎婉珍(左二)与佛山市非遗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张雪莲、清华导师陈岸瑛合影

  

 

  清华导师王晓昕、刘润福与石湾陶塑传承人赵雨华讨论作品

  

 

  唐薇教授与石湾陶塑传承人刘健翎讨论作品

  

 

  佛山木雕传承人罗荣操(左一)、佛山彩灯传承人叶小聪(右一)与导师原博在作品前

  

 

  广绣传承人劳惠然(左一)与导师杨静(右一)讨论作品

  

 

  导师刘润福与石湾陶塑传承人林志峰(右一)、佛山狮头传承人韦吉杯(左一)讨论作品

  

 

  导师金纳与佛山木版年画传承人刘钟萍体验作品

  

 

  在原博与佛山木版年画1+1作品前合影

  

 

  南海藤编传承人吕永均(右一)、佛山狮头传承人韦吉杯(右二)、佛山木版年画传承人蔡慧思(右三)、佛山彩灯传承人罗志环(右四)、佛山秋色传承人杨广明(左三)、班主任陈俐宇(左二)、北京景泰蓝传承人李静(左一)

  此次“青春非遗 多彩佛山”展既是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也是新的交流合作的开始。开幕式当天举办了佛山传统工艺振兴论坛。5月1日、3日和4日,来自清华美院的17位老师、研究生逐个回访研修班学员,现场交流指导,为佛山传统工艺发展全面把脉。佛山博大精深的传统工艺和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给清华师生留下了深刻印象。大家纷纷表示,相聚时间虽短却获益匪浅。

  部分参展作品欣赏(排名不分先后)

  

 

  《钟馗接福》 林志锋(石湾陶塑)+黄宏宇(佛山彩灯)

  

 

  《师情话意》 欧琦辉(佛山狮头)+刘健翎(石湾陶塑)+陈彦嘉(佛山剪纸)+吴炜全(金箔锻造)

  

 

  《风调雨顺》 梅晓山 佛山剪纸+石湾陶艺

  

 

  《伉俪情深》 罗荣操(佛山木雕)+钱景笙、程瑞欢(三水玉雕)

  

 

  《狮头座灯》 周嘉欣(佛山狮头)+吕永均(南海藤编)

  

 

  《蝶舞蹁跹》叶小聪 佛山彩灯+剪纸

  

 

  《意在莲塘浅水间》 赵雨华 石湾陶塑

  

 

  《自行车》 吕永均 南海藤编

  

 

  《世上大吉》 欧琦辉 佛山狮头骨架+丝巾衍生品

  

 

  《佛山醒狮》 谭建锋(石湾陶塑)+吴炜全(金箔锻造)

  

 

  《春晖》 邓春红 佛山剪纸衍生品

  

 

  《鱼》 杨广明 佛山秋色+彩灯

  

 

  《祥龙戏珠》 蔡慧思(佛山木版年画)+ 杨广明(佛山秋色)

  

 

  《墨鱼骨灯》 杨玉榕、黄宏宇 佛山彩灯

  

 

  《金龙如意》 吴炜全 金箔文玩

  

 

  《舞狮》 韦吉杯 电动佛山醒狮灯

  

 

  《纱之舞狮》 劳惠然 广绣

  

 

  《并蒂莲灯》 罗志环(佛山彩灯)+杨广明(佛山秋色)

  

 

  《双吉图》原博设计+冯炳堂、刘钟萍印制 佛山木版年画

  

 

  《鹿动神州》 刘健翎 石湾陶塑

  

 

  《佛山行通济》 陈小杰 佛山铜写剪纸

  

 

  《四季平安灯》 钱景笙、程瑞欢 三水玉雕

  视觉设计:李玲芳(原博指导)/展陈规划:温博(佛山市民间艺术研究社布展)/展品征集:陈俐宇/宣传文案:赵禹冰/摄影:彭飞等

  1. [内容来源:艺术中国]
  2. [内容作者:艺术中国]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