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云南代表团集体提交了《关于支持云南省全面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的建议》,呼吁国家加大对“直过民族”的财政投入及政策支持力度,确保小康路上“不让一个民族兄弟掉队”。
省委、省政府把“直过民族”脱贫攻坚作为全省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决定从2016年开始,用5年时间,总投资344亿元,采取超常规举措打赢“直过民族”脱贫攻坚战。但云南省贫困面大,脱贫任务重,仍有很大资金缺口,需要国家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
云南代表团建议国家设立“直过民族”专项发展资金,从2016年开始,每年安排6亿元,连续5年共30亿元,用于支持“直过民族”聚居区提升能力素质、组织劳务输出、实施易地搬迁和危房改造、培育特色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高“直过民族”扶贫项目补助标准等。
素质型贫困是“直过民族”致贫的根本原因,要彻底脱贫就要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代表团建议教育部支持云南实施14年免费教育(学前2年)和中等职业教育全免费、全覆盖;支持“双语教育”,对“直过民族”开展定向免费专项招生政策,提高“直过民族”聚居区农村教师、乡村医生补助等。
云南省“直过民族”主要分布在边境县,聚居在边境沿线和生态功能区,担负着守土固边和生态保护的重任。代表团建议财政部牵头,将边民补助范围由边境沿线373个行政村26万户,扩大到边境沿线110个乡镇814个行政村60.5万户,补助标准由目前的每户每年1000元提高到3000元。建议请林业部牵头,支持云南将“直过民族”聚居区纳入国家生态补偿范围,优先发展护林员。
代表团还建议将农村村组道路建设纳入“十三五”规划,加大协调对口帮扶的力度。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