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对话名师

林卫民:不呵护教师,激情消退会像瘟疫在校园漫延
时间:2016-08-31 10:29:51  来源:新浪网  作者:  

   竞争、报仇、等级等方式,无法获得教师内心的激情

  教育是一项离不开激情的事业,仅仅要求教师达到合格或优秀是不够的,即使广大教师拥有了娴熟的教育技术和能力,校长也不能高枕无忧,因为,很多时候态度和意识决定了成败。

  校长要坚定这样的管理信念:以共同的愿景取代恐惧,更能获得长效的工作激情。这个愿景包括核心价值观:重视每一位师生个体,教师是专业教育者,家长是合作伙伴,管理需要决策共享,教师要成为团队的成员……等等。学校教育需要教师保持活力充沛并能激发学生的活力,锐意进取并执行有力。

  事实上,领导和管理学校难以做到让教师长久地保持激情和活力。而且一不小心,抱怨、懈怠、提不起精神等充斥着校园的每个角落,无论采用号召、精神引导、竞争、奖惩或评价等手段,教师的反应总是那样的冷淡。学校领导要时刻警惕:如果不加以细心的呵护,“激情消退”有可能像瘟疫一样在校园内漫延。

  “人总是有惰性的”,常常是校长的管理信条。为了防范激情的消退,有些学校的运营采取流水线的模式,教师必须相互竞争,以获得只配给少数“赢家”的升迁和奖金;有些过分依赖等级、名次甚至额外报酬等方法,以“恐惧”为驱动力,试图以简单功利的方式消除教师的惰性,并激发教师相互竞争的斗志,事实上是无法获得发自教师内心的激情,因为,激情并不意味着表面上的炫耀和张扬,实际上来源于内心。

  这件事做好了,学校教育、管理中的很多问题都好解决

  维持全校教师处于充满活力和激情的工作状态,是学校良好的发展态势经久不衰的前提。

  在学校这个系统中,“表现”是最可能发生的事,也是教师和学生的学校生活的重要内容,将“让师生有所表现”这件事做好了,学校教育、学校管理的很多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因为,每个个体都有做好事、有学习的内驱力,他们将为达到自己的潜力而奋斗,无需任何外在的动力源,特别不需要“竞争”、“压力”、“恐惧”等这些被管理者用作手段的东西。

  激情是一种燃料,但不能用错地方!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时不时地感觉到个别年轻的干部渴望自己成为众人瞩目、风光无限的焦点人物,将个人的目标放置在事业目标之上,并争权夺利、挑起事端,如果个人的目标没显现,立即处于懈怠状态。对此,如果引导不当,或者对激情运用不当,激情将成为“管理灾难”的根源。

  学校的工作环境的氛围有可能助长激情或是破坏激情,要积极进行鼓励式的坦诚的对话和沟通,为此,必须坚决反对专横的姿态、勾心斗角的伎俩以及其他伤害有效沟通的行为。

  1. [内容来源:新浪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3]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