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百家奖我的长辈
内容页头部banner

文艺播报

百世甲骨,春秋永传
时间:2019-11-04 09:00:05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原标题:新华时评:百世甲骨,春秋永传

  横平竖直,铁画银钩;龙飞虎卧,凤翥鸾回。汉字是人类目前仍在广泛使用的最为古老的一种文字,它承载了中华文明,陶冶着中华精神。而120年前,在一味中药“龙骨”上重现人间的甲骨文,作为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镌刻在中华巨龙脊梁上的不朽印记。

  甲骨文作为重要的一个实证,奠定了汉字造字的若干原则,为中华上古文明的传承提供了重要载体。甲骨文大量记载了上古时期殷商王朝的各种信息,为中华文明史铸就了坚实的一环。重视记载历史,重视运用历史,这也是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精神气质。

  甲骨文发现至今已经120年,但是它并没有远离我们。且不论古文字学者还在孜孜不倦地破译它,也不说书法家还在精益求精地临摹它,只看在启蒙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们也会用一些简单的甲骨文向学生讲解汉字,就知道它依旧鲜活有趣。文化,就是这样一条来自祖先、流向未来的长河。

  甲骨文发现和保护的历史告诉我们,正是一代代中国人对中华文化的珍视,让五千多年中华文明长河不断孕育着百川汇聚的生机。即使在一百多年前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年代,也有一批大师为甲骨文殚精竭虑,上下求索。

  文化传承,需要世世代代接力,而能让接力得以坚持的,需要深远的文化自信和务实的科学态度。甲骨文发现已经120周年了,但是我们对它乃至汉字起源的认知还远远不够,对于祖先留下的文化密码还需要用心去探索和破解,从而实现传承发扬。而只有具备了坚定的信念和科学的精神,文化的传承发扬才能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

  1. [内容来源:新华网]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