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颖儿莫文蔚我的长辈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国内新闻

人民日报刊文:崇高的义利观
时间:2019-09-09 07:55:16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原标题:崇高的义利观(人民论坛·70华诞·倾听历史的回声)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价值取向,培厚了“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义利选择。那么,共产党人的义利选择是什么?

  观察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发展进步,从亿万人民翻身当家作主,到发展生产、告别饥饿、跨过温饱,再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迈向全面小康,人民至上是最为鲜明的价值标识。时代环境条件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永远不变,喻于公义、喻于民利的本色愈发鲜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肺腑言语,铿锵嘱托,深刻彰显我们党不变的人民情怀。

  共产党人的“见利思义”,是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坚定笃信,是对家国情怀、民生福祉的高度张扬。7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就曾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周恩来同志的话很形象:“下山不忘山,进城不忘乡”“如果忘了,就是忘本。”心中有民、心中有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这样的义利选择可谓崇高。身处现代社会,我们不必谈“利”色变,但共产党人谋求的利,不是个人私利、家庭小利,不是当大官、发大财、扬大名,而是天下太平、众业祥和、人民安康。

  面对公与私的选择,共产党人每每能破除私心、成全公义,正是担当民族大义、托举人民幸福的毫不推辞,是先苦后乐、实干兴邦的毅然前行。古人说得好:“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在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张富清、廉洁奉公的时代楷模廖俊波的事迹里,在千万个扎根一线的驻村书记、艰苦奋斗的援藏干部的身影中,都可以发现践行人民至上的“兴国之光”。革命时代冲锋在前、建设时代吃苦在前、改革时代奋斗在前,一代代共产党人始终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为成全大义夙夜忙碌、奉献自我,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不断抵达新的蓝海。

  所重者家国大义,所轻者个人私利,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源自于此,国家兴盛、人民幸福的“复兴密码”正在于此。时下,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就在眼前,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如何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成绩?无论是完成好脱贫攻坚重任、兑现“不落一人”的庄严承诺,还是在入之愈深、其进愈难的改革深水区实现更大突破、增进人民获得感,只有心底无私、天下为公,才能汇聚党群一心、同心奋斗的磅礴合力。党员干部要明大德,认清大是大非、锤炼坚强党性;要守公德,以人民为中心、为百姓谋福祉;要严私德,当官就不发财、公事不掺私情。

  “一饭膏粱颇不薄,惭愧万家百姓心”……革命先辈时刻萦绕在心头的万千责任,彰显着担当公义、为民谋利的深挚情怀。我们汲取红色历史的教益,擦亮心中的奋斗灯火,不断校正“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摆正“人民”二字在心中的位置,始终同人民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同忧乐、共奋进,一定能为中国赢得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1. [内容来源:人民日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