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精品鉴赏

刘文西中国画作品《小红军》赏析
时间:2018-08-08 08:47:0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  

   原标题:小红军

  继1962年创作《祖孙四代》后,刘文西又于1964年创作了《小红军》,虽然在题材上有所不同,但与同时代的其他人物画一样,是具有清晰主题的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作品,反映着那个年代绘画创作中流行的现实主义观念:除了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这是一幅没有景深与环境描述的人物画,似乎所有的现实主义语言都集中在对这一位少年的刻画上,人物着装细节描绘得严谨详尽,不禁叫人联想画家作画时面前正有一位身着粗布红军军服的少年。背着草帽和米袋丝毫不影响笔直的身姿,腰间皮带上紧扣着搪瓷茶缸和一挂毛巾,打着绑腿穿着草鞋的双脚分立与肩同齐,稳健地立于画面中央;构图采用顶天立地式,让这位小红军生气焕发、神采奕奕,身后置一小桶似有红色颜料留在桶沿,少年一只手握着蘸有颜料的毛笔但没有抬臂的运笔动作,双肩放松,另一只手插在腰间,似在思索。浓眉大眼、嘴角紧抿,黑黑的眸子盯着前方地面的位置,八角帽上的五角红星与红布领章映着少年的面颊,饱满又红润。

  此幅笔墨语言质朴,用笔单纯笃定,线条简洁有力,层次清晰明快;但如此现实主义的创作,刘文西却并没有用写实的表现手法,更为特殊的是,与同时期的其他人物画创作相比,这张画找不到水墨加素描的勾勒皴擦技法,也没有通过光影明暗来表现人物逼真的体积质感。我们只看到他用线勾勒、墨块铺色,或圆笔浓墨概括形状轮廓,从五官手臂到衣纹褶皱,或以湿笔浑厚的墨块体现裤子的宽松,或以枯笔擦写小腿线条,并以淡墨衬托来强化双腿的坚实。又如背后草帽与躯干形成的以虚衬实的笔墨关系,以此来强化坚实挺拔的身体。这些朴实无华的笔墨语言不仅与小红军的形象相谐调,更是那个时期画家内心纯粹艺术理想的映照。

  刘文西,1933年出生于浙江嵊县水竹安山村。1953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受潘天寿等名师教导,1958年毕业后到西安美术学院工作。刘文西的创作扎根陕北,深入黄土高原农民群众的生活,以现实主义精神塑造陕北农民的艺术形象。代表作有《知心话》《毛主席身边拉家常》等。曾任第七届、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

  1. [内容来源:中国文化报]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