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名家风采

张黛妮《陋兽骰》亮相同济博物馆“生死易”开幕式
时间:2017-04-23 06:00:17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  

   

艺术家张黛妮与Jared Mimm将于生死易闭幕式演绎行为艺术《仪式》

 

  艺术家张黛妮与Jared Mimm将于生死易闭幕式演绎行为艺术《仪式》

  

艺术家张黛妮作品现场

 

  艺术家张黛妮作品现场

  

艺术家张黛妮现场作品《陋兽骰》

 

  艺术家张黛妮现场作品《陋兽骰》

  

开幕式现场5大洲艺术家作品

 

  开幕式现场5大洲艺术家作品  生 ? 死 ? 易

  LIFE ? DEATH ? TRANSITION

  The spiral narrative in a Klein bottle

  克莱因瓶中的螺旋性叙事

  策展人 CURATORS: 麻进, Lulu

  参展艺术家 ARTISTS:

  Alex Carroll/Benj Kinenga/陈松/陈惟蕊/陈妍音/戴建勇/Daryl Bates/Eliott Hambrook /Francisco Hauss /Irina Banari/郭麒 /胡行易/黄赛峰/Jared Mimm /刘攀/LUNA/罗韬/罗威/罗永进/麻进/Matthew Baren /钱儒雅 / Ronald Paredes / Vasily Betin /王禹惟/小龙花/於阗/Yolanda Vom Hagen /游思/张黛妮/周德忠

  展期 TIME:8.30am – 4.30pm,2017.04.14-2017.05.07‘周日博物馆闭馆’

  开幕 OPENING:2017.04.15 下午1点

  闭幕仪式ending Ceremony:4月29日下午1点

  地址 ADD:同济大学博物馆2楼,上海四平路1239号

  Tongji University Museum,2F No.1230 Siping Road, Shanghai

  

 

  和所有生物一样,艺术家面临生死问题也犹如在克莱因瓶中游走,起点也是归途,终点也并非结束。只有变化是唯一不变的——古人称之为“易”。而面对生死这一人生的基础哲学命题,涌动的生命力带来的能量互换,每一件作品也便是生死间的张力下拉扯出来的产物。“生?死?易”想用非传统的方式带领大家体验多感官的刺激,让人重思这个命题。

  --- [ 文 ] 节选于策展人 lulu/MUSEu&m木色由你

  《陋兽骰》系列新作| DANNIE 《 Ugliness。 Beast。 Cuboid 》Series

  

 

  

 

  

 

  

 

  

 

  

 

  

 

  

 

  

 

  

 

  黛妮的作品看似都很合乎此次我们的展览[生死易]主题时,当我问到如何看[生死易]时,她提到:“死亡也是一种诞生。” “生到死,点到点。如若生死可以言尽,那么便不需要靠画来弥补缺失的想象和可能性了。” 黛妮从早期的《间》系列到《陋兽骰》系列和《仪式》系列作品,是一次“质疑”到“否定”到“肯定”再到“怀疑”的过程。有了她生命的态度,创作已经成为另一种存在。

  此次展出的《陋兽骰》新系列,晦涩暗调,夸张的扭曲和诡谲的暧昧,死亡的符号和意向充斥你的感官,你仿佛看得出这背后的慌张与寂寥。大把色彩抹画的作品,所烘托出的色泽与氛围,多是对精神世界的迷恋,自在的喷薄而出,两者表象不尽相同,却都一直在诉说和描述着自己悬浮不定的‘或生或死’的感受。兽性[本能]层面,理性[人性]层面和神性[宗教]层面,是张黛妮《陋兽骰》和《仪式》系列里的主线。目前她很在意[自观]和[对视],就此她再接着提到乔治?巴塔耶的《内在体验》:“阴暗”的视觉,并令人产生一种不堪回首的生理上的震惊;通过这些通感可以恰当地进入他的黑夜式的“内心体验”,这是对“不可能性”的体验,一种通向空无的僭越体验。视觉的神经刺激,要使他“将自己投入未知之中”,死亡乃未知或我认为的希望,盘踞在我心中…

  ------ [ 文 ] 节选于王菲Faye / MUSEu&m木色由你

  

 

  

 

  

 

  

 

  艺术家 | 张黛妮

  

 

  2017 《仪式》行为艺术,The Foundry Gallery,上海

  2017《生死易》群展,同济博物馆,上海

  2017 博雅青年艺术参赛入围提名艺术家,上海/北京

  2016[第二十届]上海艺术博览会参展艺术家,世博展览馆,上海

  2016 “自在置物-夜 “ 群展,M50联合艺术空间,上海

  2015 逸夫“回想”创意节作品展, 上海

  2015 张黛妮个人作品展,PHISPHOKE空间,上海

  2015 装置《迷藏》,上海嘉里中心,上海

  2014 创立[黛视觉ART]

  2014 装置《启》展示和演绎于2014上海设计周,上海;

  2014 视觉影像《序》呈现于上海展览中心,上海设计周和2014广交会,上海;

  2013 视觉作品被则人女性艺术家专项基金收藏;

  2012 装置《行墨》和视觉作品《无限之境系列1号》被凯迪拉克收藏并展出于北京。

  2011 艺术装置《迷藏系列》于2011年被马爹利LOR收藏并巡展于“马爹利稀世邂逅”活动巡展中,上海,北京。

  2009 策展人和参展艺术家,装置和视觉作品《弥漫系列》呈现于捷豹艺术人文品鉴会,上海。

  2007 欧莱雅赞助,4组油画作品《面》, M艺术空间, 上海

  2006 欧莱雅赞助,视觉艺术作品《暮》展览于琉璃博物馆,上海

  2003 上戏油画群展,上海戏剧学院红楼展厅,上海

  张黛妮 / dannie zhang

  微信公众号:黛视觉ART

  微信:dannieART

  zhangdannie@qq.com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