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长辈唐从祥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名家风采

王梦白《松鹤图》:充满水墨淋漓的元气
时间:2018-04-08 10:14:32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杨佐   

   原标题:王梦白《松鹤图》赏析

  松鹤图(国画) 王梦白

  王梦白(1887-1934年),名云,字梦白,号破斋主人,又号彡道人。生于江西丰城,幼时随父母乔迁至浙江衢州。因其住所与三溪接壤,自号彡溪渔隐,即彡道人的来源。幼年在灯笼店、钱庄当学徒,刻苦读书,勤奋作画,称居所为“映雪馆”,又称三衢读画楼。年轻时在上海钱庄当学徒时喜画花鸟画,学习任颐,并受到吴昌硕的指导,画艺提高很快。1919年到北京任司法部录事;1919—1924年间,由陈师曾推荐任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国画系主任、教授。擅花卉翎毛,喜写生,尤擅画猴。1929年曾赴日本举办个人画展。1934年10月,病逝于天津,享年46岁。

  《松鹤图》纵133厘米、横49厘米,立轴,纸本水墨,现藏于凤山书院。画面题跋“甲戌秋日写于锁春楼中,梦白王云”,白文印“梦白之印”,朱文印“梦白”。甲戌年秋日即1934年9月至11月,王梦白先生确切逝世时间是1934年10月,此幅《松鹤图》应该是王梦白46岁人生巅峰之作,也是他书画生涯绝笔之一。

  中国画的花鸟画,是以花草树木、禽鸟鱼虫等客观物象作为描绘对象,往往以物喻义,立意关乎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它不是为了画花鸟而画花鸟,不是照抄自然物象,而是紧紧抓住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而给以强化的表现。它既重视真实,要求花鸟画具有“识夫鸟兽木之名”的认识作用,又非常注意美与善的观念的表达,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主张通过花鸟画的创作与欣赏影响人们的志趣、情操与精神生活,表达作者的内在思想与追求。松鹤是中国常用的表示吉祥的组合——松,傲霜斗雪、卓然不群,树龄长久,经冬不凋,经常被用来祝寿考、喻长生。鹤,被视为出世之物,高洁清雅,有飘然仙气。人们都希望青春永驻、健康长寿。因此,以青春常驻、健康长寿为题材的吉祥图画,在民间流传相当广泛,《松鹤图》则是大家最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之一。

  细品王梦白创作的《松鹤图》,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水墨淋漓的元气,画家把现实中自然物象转换为笔墨结构与形式,进行归纳、概括、总结与精神性的处理;可贵的是,画家把自己所见到的物象在经过心灵加工、过滤后,化作笔简墨妙的意识形象。画面的主题是两只丹顶鹤,一只回头顾盼、亭亭玉立,一只仰首唳天、长鸣九皋、声闻于野,两只丹顶鹤栖息于苍松枯藤之间,松与鹤的精神体现着吉祥如意,松的不屈精神、鹤的祥和,与表现人的超然洒脱、吉祥长寿,都在删繁就简之后,成为极单纯、极简练与极平实的“写意”之象。就绘画技巧而言,画家采用多种笔法汇集:粗大的松树主干用侧锋淡墨双勾略加皴擦并配以浓墨点苔,朱砂辅以淡墨的枯藤缠绕,色调与鹤顶红色相呼应,显得苍润而古朴,中锋线条直接写出的松针,充满质感、力感和节奏感,具有书法线条的属性,双鹤则以柔美的淡墨线条中锋双勾出轮廓,用挺劲的浓墨线条画出鹤嘴的角质感,坚韧而犀利,大块浓墨侧锋撇出鹤尾,烘托出画面,生动而洒脱,更为精彩是鹤的腿爪,中锋淡墨直写腿杆至爪部时运笔提按顿挫,爪部筋骨收放有度、结构分明,最后用浓墨点出的鳞甲层次,表现出爪部富有弹性的力量感。整幅画面笔法多变、妙趣横生,但画家巧妙的统一,致使画面充满着中国水墨的意蕴和灵气。

  王梦白先生家境贫寒,少年出外谋生,青年时代漂泊京城,其画艺在当时的京城鹤立鸡群,但其性格刚正、落拓不羁,年未不惑,却若长髯仙翁,恨恶为仇,每遇伎俩者,君必尽意而骂,骂而不足,必攘臂伸拳,如欲噬之而后快,爱之者称他是“畸于人者侔于天”,骂过比他年长的齐白石,拒绝过徐悲鸿索画,又骂寿余绍宋,得罪的人很多,不重钱财、不畏权贵,最后穷困潦倒,却因为内心郁结而得重病去世。他的一生正如青松一样,破士之初,难免雪压风欺,才子不遇、英雄落难。但他的内心如鹤一样,散发着潇洒出尘的飘逸情怀。

  1. [内容来源:中国文化报]
  2. [内容作者:杨佐 ]
  3. [责任编辑:ying]
上一条:张大千的双鲤鱼
下一条:返回列表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