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名家风采

刘大嗨北京举办个人画展
时间:2017-04-28 15:37:28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  

   

开幕式嘉宾

 

  开幕式嘉宾

  

开幕致辞(由左至右:刘大嗨/贾廷峰/杨卫/王洁/黄诚忠)

 

  开幕致辞(由左至右:刘大嗨/贾廷峰/杨卫/王洁/黄诚忠)

  4月23日15时,“大嗨?大戏”刘大嗨个展登陆北京798太和艺术空间。展览为期22天,国内着名艺术经纪人任贾廷峰策展人,着名艺术批评家、策展人杨卫任学术主持。着名艺术家郑连杰、张方白、贾善国、一棹、黑鬼、熊祖国、陈劼、郑忠、周韶华艺术中心总监黄诚忠、刘光霞、时代艺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洁、好莱坞影星制片人胡润马道股东丽丽以及数十家媒体共同见证了展览开幕式。

  

国际着名艺术策展人奥利瓦撰写前言

 

  国际着名艺术策展人奥利瓦撰写前言

  

 

  

现场的媒体记者

 

  现场的媒体记者

  1968年出生的刘大嗨是辰溪县火马冲镇人,职业艺术家,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油画高研班,现工作居住武汉、北京。他的作品体现了西方美学与东方禅学的合构交融,观念上也跨越了极繁与极简的极致,熟悉的平凡汉字与碑匾样式的指意,极大的夸大了矛盾与困惑的视觉张力。反映出了艺术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和艺术家个体在梦境所能实现的个性理解。

  

巨幅作品《大戏》局部之一

 

  巨幅作品《大戏》局部之一

  “展览取名‘大嗨?大戏’,主要是对家乡的那份深深的情怀,特别是对大戏魂牵梦绕的思念。”刘大嗨说,这也是对大戏、对辰溪历史文化最好的宣传推介。大戏即辰河高腔是流行于沅江中上游支流辰河一带的一个地方戏曲剧种,源于戏曲四大声之一的弋阳腔,已有300多年历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自古以来深受怀化及贵州铜仁群众喜爱。1957年,辰溪县辰河高腔剧团进京献艺引起轰动,得到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评价。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祖国妙调”,2006年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大戏即辰和高腔表演  彭本胜摄

 

  大戏即辰和高腔表演 彭本胜摄

  9岁那年,大戏来村里演出,其幽雅的曲腔、朴实的表演让刘大嗨着了迷,大戏因此在他的心灵深处扎根。走上艺术创作道路后,他以大戏为根创作出了许多与大戏、与家乡辰溪有关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多地展出,还远赴意大利罗马展出。这次展览的微信邀请函的背景音乐就是大戏《穆桂英打围》选段。

  

作品:大戏·脸谱

 

  作品:大戏·脸谱

  

作品:大戏·天子印章

 

  作品:大戏·天子印章

  此展涵盖了刘大嗨近年来关于戏剧脸谱、汉字印章、佛教造像、历史人物等方面的19幅作品,其中囊括了展厅主墙由24个局部组成耗时两年之久的巨幅力作《本命年·大戏》,是艺术家感知中国当下现实生活方式和当代艺术文化脉搏的重要显现,亦是其以“戏”作为特定线索,酝酿十多年来终于由构思转为视觉图式的学术成果。作品已经全部被太和艺术空间买断。

  

刘大嗨

 

  刘大嗨

  纵观整个展览现场,戏里戏外,都是艺术多层次多视角的精神显现。刘大嗨的艺术直觉,连带对待历史、现实、联想、情怀及其它文化资源,贯穿着作品建构个人艺术史之始末。大戏这个流传于辰溪等湘西几个县的地方剧种,也将随着“大嗨·大戏”展览,让全国各地更多的人所熟知。

  此次展览为刘大嗨全国巡展的北京站,展期将持续至5月14日,其后下一站将于今年5月在《艺术厦门》作为特邀单元独立展出。

  链接:辰溪县的历史文化和美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茶山号子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茶山号子

  

辰溪瑶乡独有的双唢呐  彭本胜摄

 

  辰溪瑶乡独有的双唢呐 彭本胜摄

  

辰溪手工制陶

 

  辰溪手工制陶

  

手工做瓦

 

  手工做瓦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五宝田古村 刘晓克摄

 

  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五宝田古村 刘晓克摄

  

仙人湾瑶族乡布村梯田

 

  仙人湾瑶族乡布村梯田

  

沈从文笔下的柳树湾

 

  沈从文笔下的柳树湾

  

摩崖石刻

 

  摩崖石刻

  

沈从文笔下的箱子岩

 

  沈从文笔下的箱子岩

  

 

  

始建于唐代的江东古寺

 

  始建于唐代的江东古寺

  

 

  

张家溜古村

 

  张家溜古村

  

美丽的辰溪县城

 

  美丽的辰溪县城

  

悬空的丹山寺

 

  悬空的丹山寺

  

 

  

 

  

 

  

辰溪县城夜景

 

  辰溪县城夜景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