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名家风采

赵相云刘英琦风景油画双人展将举办
时间:2017-05-07 07:18:06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刘欣  

   2017年5月6日,“景·象——赵相云、刘英琦2017风景油画双人展”将于北戴河艺术馆开幕。

  展览简介

  北戴河艺术馆2017风景油画双人展“景·象”是由北戴河艺术馆独家策划、组织、主办的年度艺术展览之一。

  参展画家赵相云、刘英琦有几乎相同的油画艺术经历,八十年代中期在同一个工作单位几乎同时开始自学油画,坚持至今,均形成了各自独立的艺术风格。

  本次双人展,是赵相云、刘英琦首次合作展出,集中展示了二人近年来的呕心之作30余幅。

  前 言

  艺术,对于大多数画家来说是工作和身份,而对于赵相云老师和刘英琦老师而言,艺术是一个值得为之不断奋斗的理想。

  赵相云老师,刘英琦老师利用工作之余,孜孜不倦追索油画艺术几十年,二人有几乎相同的艺术经历,八十年代中期在同一个工作单位几乎同时开始自学油画,坚持至今。用画笔捕捉存留于心的最富特色的风景世界,在画布上书写“往者静,今者矢,来者迟”的诗意语言,时至今日,终于形成了各自独立的艺术风格。

  好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内涵而同时又有形式美。丰富的内涵包含在形式中,所以不具备形式美的作品只是一种概念的图解。画家都企求在自己的作品中释放自己的感情,期待能够得到欣赏者充分的共鸣,因此在绘画过程中首先以自己的情感为最重要的条件。

  赵相云老师,刘英琦老师就是在表现家乡题材的画作中,找到了共鸣,二位画家的创作理念相通,风格却各不相同。赵相云老师的油画,沉稳宁静,云水无音,从他的画中,更多看到的是北国乡间山村、湖色秀丽恬静的迷人景致;刘英琦老师的油画,苍凉敦厚,荒寒寂寥,从他的画中,似乎能看到沧桑大地镌刻着的历史划痕。

  艺术总是通过个别去表现一般,在有限的形象里包容着深广的内容。巴尔扎克说“艺术品就是用最少的面积惊人地集中大量的思想”。画画不求大,只要精,从大千世界里捕捉最感人的瞬间,苦心经营,定能表现出丰富的感人形象。

  北戴河新区书画家协会主席

  北戴河艺术馆副馆长

  张道明

  展览时间:2017.05.06—16

  2017.05.06上午10时开幕

  主办单位:北戴河艺术馆

  展览地点:北戴河艺术馆

  展览地址:蓝海道六号北戴河艺术馆

  电话:0335—4058860

  

赵相云

 

  赵相云  赵相云,朝鲜族,吉林海龙人。作品人选《中华文化画报》、《中国当代美术家作品集》、《当代华人名人名家大典》、《中华热土》、《艺术家精品集》等专业书刊,近40多幅作品发表于各类报刊。北京晚报、人民日报、首钢日报等报刊曾对其进行专题报道和点评其作品的艺术风格。多次参加北京、广州、西安等地举办的艺术博览会。1991年得韩国中央美术院《感谢牌》,同时被邀请赴韩办展,近80多副作品被国内外收藏家和公司收藏。获“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杰出油画家”称号。油画《故乡的七月》、《北国之晨》等作品获国际艺术大赛和博览会的金奖和最佳创作奖,同时获得各种荣誉称号。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吉林分会会员、北国书画社理事、东方艺术家交流协会会员。

  

赵相云作品

 

  赵相云作品

  

赵相云作品

 

  赵相云作品

  

赵相云作品

 

  赵相云作品

  

赵相云作品

 

  赵相云作品

  

刘英琦

 

  刘英琦  刘英琦,吉林白城人,做过农民,做过工人。对油画及写作特殊偏爱,业余时间笔耕不缀,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美展。其中《我们是五环中一环》获文化部与中国美协共同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体育美展三等奖,作品《日积分文》获吉林省文化厅与吉林省美协共同举办的首届群众美术作品展览二等奖。2013年开始油画与诗歌《心象·大地》系列的创作。本次参展的油画既是《心象·大地》系列的部分作品。美术创作之余在文学创作领域有所涉猎,创作有长篇小说,杂文,随笔等100多万字。着有杂文集《不敢没有精神》,长篇小说《热血亲情》,随笔集《半地鸡毛》等。

  

刘英琦作品

 

  刘英琦作品

  

刘英琦作品

 

  刘英琦作品

  

刘英琦作品

 

  刘英琦作品

  

刘英琦作品

 

  刘英琦作品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刘欣]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