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名家风采

“邻虚”—郑德龙个展在言午画廊开幕
时间:2017-06-13 06:26:25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新浪收藏  

   

开幕式嘉宾合影

 

  开幕式嘉宾合影  2017年6月10日下午,“邻虚—郑德龙个展”在言午画廊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着名策展人张凡策展,宝龙文化执行董事许华琳出品,宝龙艺术中心总经理古原担任艺术总监。

  此次展览是艺术家郑德龙静心创作3年后,举办的首次个人展览,展览所呈现的作品是郑德龙经历6年多思考、寻找、调整之后的重现出发。在言午画廊一层近1000平米的主展厅,集中呈现了郑德龙近三年时间创作近四十幅抽象绘画作品,公众可通过作品欣赏到郑德龙此系列作品丰富变化的线条,复杂的颜色使用以及画面后的一种动态感。

  

宝龙集团艺术产业总经理裴今梅女士致辞

 

  宝龙集团艺术产业总经理裴今梅女士致辞

  

宝龙艺术中心总经理 古原

 

  宝龙艺术中心总经理 古原  开幕式上,宝龙集团艺术产业总经理裴今梅女士谈及展览时说:“郑德龙是一位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他顺利完成“生命力”、“欲望”、“死亡”等主题创作,多次在国内外举办大型个人展览,并赢得了艺术市场和藏家的认可。他没有因为艺术市场的关注而停下脚步,而是展开了新题材的探索,用了3年的时间去思考新的艺术语言,又用了3年时间将内心的艺术世界表达了出来,这一点令我们非常欣赏。所以,当郑德龙选择将静心创作3年后的首次个展放在言午画廊时,是对我们言午画廊的认可,我们言午画廊也希望和更多对自己作品有思考有态度的艺术家展开合作”。

  

艺术家 孙良

 

  艺术家 孙良

  

艺术家郑德龙

 

  艺术家郑德龙  此次展览主题为“邻虚”,何谓“邻虚”,极细微的物质,近于虚无。《楞严经》卷六:“汝观地性,麤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

  用最易懂的方式来讲就是接近虚无,这种无限接近虚无也是郑德龙此次展览作品中的一种绘画主题。他说每一件作品都是小小的“马赛克”,最终靠它们拼出了一个模糊但最接近的虚影。它们内在神性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郑德龙用自己的一个个小小马赛克去贴近,才能逐渐勾勒出大致轮廓。从事绘画近20年的郑德龙,他的艺术创作早已从精神本能的需要演变为主题推导式的创作。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郑德龙认为没有预先设想的意图,对它的描述始终是模糊和归纳性的,是意识到语音再到图像的尝试性翻译。当然能够出现在我们眼前的画面已是经过艺术家从混沌状态中经过提炼的形象,在画框里充分地展现自己,喷薄欲出,它承载了某个时刻所聚集的全部感情的强度,把观者推入一个通道去无限接近末端的意境。

  开幕式当天,展览得到了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环中、上海朵云轩集团董事长张晓敏、天津美院特聘教授俞建文、成都当代艺术协会秘书长姜涛、上海美术设计有限公司策展总监李应、上海淳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艺术总监金诗淳、 着名艺术家孙良、郭利伟、阎洪子明等重量级嘉宾的支持。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同时,此次展览作品备受藏家青睐,众多藏家从成都、厦门等地赶至上海言午画廊,提前预定作品,开幕式当天众多藏家也冒雨前来持续对展览作品关注。

  此次,言午画廊举办的郑德龙个展,体现了言午画廊打造出艺术和收藏领域所肯定的画廊品牌,高度专业与质量的自我要求,同时,对当代艺术在上海的发展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7月10日。

  艺术家介绍

  郑德龙

  1976年生于四川成都

  个展

  2017 “郑德龙个展”,言午画廊,上海,中国

  2012 “郑德龙个展”,GALERIE PIERRE LEVY,巴黎,法国

  2011 “郑德龙个展”,A2Z艺术空间,巴黎,法国

  2010 “郑德龙个展”,北京空间,北京,中国

  2008 “郑德龙个人巡展”,学古斋,首尔,韩国;诚品书店信义店,台湾,中国;韩之演当代空间,北京,中国

  2007 “湱”,Vanessa Art Link,雅加达,印度尼西亚

  2006 “Vigor”,Olyvia Oriental,伦敦,英国

  “湍”,斯民国际艺苑,新加坡

  “溶”,1918艺术空间,上海,中国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新浪收藏]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