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名家风采

退休老人痴迷根雕 精雕细琢作品80万元不舍卖
时间:2017-07-28 09:03:25  来源:兰州晚报  作者:兰州晚报  

 

  在平凉市崇信县,有一位退休后痴心根艺创作的老人。他收集奇形怪状的根材等“朽木”,经过巧妙构思,精心创作,雕琢成一件件人物、动物、器物等有品位、上档次的根艺品,让粗糙的根材化腐朽为神奇。他的根艺品不但被省内外许多爱好者购买收藏,而且蜚声西北。

  朱继国告诉记者,他的根艺生涯是从退休后开始的。在辛勤劳动中把一件件不起眼的树根雕琢成精美的根艺品,从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和充实。

  根雕艺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朱继国巧思妙想、精心创作的根艺作品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将没有主题的根材经过“画龙点睛”式的雕琢,变成了栩栩如生的人物、惟妙惟肖的精灵动物,并配以独特的名字,给人无限的遐想。

  一件好的根艺作品,必须取材于好的根材。在农村,人们把平田整地、修建乡村道路挖出的树根视为烧柴火的废物。然而在从事根雕艺人的眼里,这些根材往往是他们创作的好原料。朱继国不惜花钱进驻到很远的深山老林、偏僻农村去买回一堆堆树根。朱继国给我们讲,有一次他花5000多元钱从一个修路工地上买回一棵大树根,雇了八个民工抬上车拉回家里。回来后,对着这件根材苦思冥想,边构思边画图,老朱画了30多张构思图,经过反复琢磨、比划,最终一个创意性的构图在朱继国的脑海中

  浮现出来,这块大“宝物”设计成一个跃动的乌龟,预示着吉祥如意,起名就叫《吉祥》。经过朱继国长达四个月精雕细琢,《吉祥》根雕完工,宁夏、西安的几位客商出资80万元他都没舍得卖。

  朱继国的根艺作品享誉省内外,他精湛的根雕技艺、作品独树一帜。2013年他担任了崇信县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2014年3月,朱继国申报注册了崇信县野朽根艺有限公司,把全县30多名业余从事根雕创作的人员组织起来,抱团发展根雕创作事业,把根留住,为社会创造可观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

  1. [内容来源:兰州晚报]
  2. [内容作者:兰州晚报]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