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名家风采

炮龙之乡翰墨情怀 宾阳县优秀书画作品晋邕展侧记
时间:2017-08-17 09:40:01  来源:新浪收藏  作者:新浪收藏  

   

炮龙之乡翰墨情怀 宾阳县优秀书画作品晋邕展侧记

 

  参展的韦文翔画作。(翻拍)广西新闻网通讯员林爵栋 供图

  

炮龙之乡翰墨情怀 宾阳县优秀书画作品晋邕展侧记

 

  展出的苏道俨书法作品。(翻拍)广西新闻网通讯员林爵栋 供图

  同时,观众还在书画展中看到了宾阳籍书法家,曾师从中国书法大师欧阳中石的广西第一个书法博士黎东明教授取法乎上、直追魏晋的书风,书法家卢如杰古雅而又时尚的章草,书画家黎君龙书画俱佳、禅意深遂、触景生情的力作,韦虹大气传神的人物画,柔润空灵的山水画,以及众多的不同流派的书宾阳、画宾阳的艺术作品,让没去过宾阳的人也认识了宾阳。

  书画展中唯一一件木刻书法作品吸人眼球,这幅名为《畅怀》的作品由屈则俭所创作。《畅怀》因线条挺拔,意象形俱,色彩中和柔美,颇具时代气息而荣获全国首届中青年刻字名家作品提名展,他的另一件木刻书法作品《君子不器》还入选了全国第十届书法篆刻展。屈则俭的书法以二王为基调,融入苏东坡,米芾,黄庭坚书风,传统功底扎实,属实力派书家。

  不少观展者停留在阳山的山水画前沉醉许久。在宾阳插过队的阳山常称自己是宾阳人,他深得山灵水秀的宾阳山水浸润,作品灵秀华滋,疏郎清明,在水墨气象中隐隐透出一股内在骨气。和阳山同为广西艺术学院教授、画院院长的陆红阳和韦文翔,都是宾阳人,陆红阳的作品远古神秘,充满着浓郁的异国情调。韦文翔的作品淡雅秀逸,处处透出书卷气息与高人隐仕的文人情境。

  担任南宁美术家协会秘书长近十年的刘明信,目前潜心致力于南宁古老民居的绘画研究,正积极筹备南宁民居画展。他的画师法自然,用笔沉稳,造形源心而天趣,浑厚华滋。

  精力旺盛、充满活力的廖曼凯和苏强,分别是宾阳县美协和书协的当家人,廖曼凯的作品禅荷旷寂,空灵祥逸,迷人的醉蝶花舞出了南国的魅力。苏强的作品字如其人,豪放清爽,侠义情怀,黎君龙的国画《家乡味》取材于生活素材,一坛老酒,一串肥鱼,造形质朴,妙趣横生,一派农家乐的鲜活画面。李黄河的油画《金塔 红云 雪山》用绚丽的色彩、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西藏神秘之美。还有蔡焕雄、阮可龙、陈宗才、李成龙、曾令甫、宋志强、黄智安、唐少平、张弓等等的书画,亮眼之作真是数不胜数。

  3 文脉传承 热土宾阳

  在书画展现场,刚满九岁的蔡仔蹦蹦跳跳地观展,对每幅书画都感兴趣,缠着带他观展的舅舅解说不停。这个“小宾阳”目前正在跟舅舅学书法,他闪着晶亮的眼睛豪情地说“将来我要当最棒的书法家”。

  笔者不认为这孩儿的话是戏语,如果说这个书画展是流动的艺术,那么宾阳县里保存完好的蔡氏古院门联、南桥浮雕、思恩府考试院碑文、大模村回风塔对联等等就是凝固的艺术。人杰地灵的宾阳历史悠久,传统民族书画艺术源远流长。这些源自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在县里得到极好的保护,每一件都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千年文脉的传承,让宾阳成为一片书画艺术的热土。

  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宾阳县书画艺术创作进入黄金发展时期,涌现出黎东明、黎君龙、卢如杰、陆红阳、韦文翔、刘明信、阮可龙、陈宗才、韦虹、蔡焕雄、屈则俭、曾令甫、宋志强、黄智安、程志徳、唐少平、李成龙、张弓、覃坚敏、侯耀祖、廖曼凯、苏强等大量的书画人才和作品。他们的作品在参加国家级和区内外书画展中,屡获金、银、铜奖,已经成长为广西艺术学院美术教育学院院长的陆红阳和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院院长的韦文翔,正在为培养广西书画人才,推动广西书画艺术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

  宾阳县有7名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县级以上书法家协会会员有136名,县级以上美术家协会会员有113名,全县有50多个书画培训学校(班),年过七旬,被尊称“老老师”的陈宗才、韦虹和李成龙,还一直活跃在教书育人的第一线。多年从事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温科才老师,现已培训了100多名中小学书法老师,培训合格的老师到所在的中小学专职教授书法,使得书法教育规模化、常态化。目前,全县书画爱好者从耄耋老人到四五岁娃娃有4万多人,不少富起来的农民走上田埂、走进书画室,这次有作品入选书画展的农民就有30多人。

  快速发展的宾阳引人瞩目,这次宾阳优秀书画作品晋邕展吸引了来自区内外的20多位着名书画家的积极参与。潘琦、蒋济雄、潘鸿权、覃日飞、苏道俨、罗殿龙、胡忠元、潘继坦、阳山、龙开朗、黄轩南等领导和知名书画艺术家专程为这次书画展赐送墨宝,充分体现了对宾阳的挚爱之情、殷殷之心。宾阳籍企业家陈政陪也将《精准扶贫》等三幅书法作品送展,展现了宾阳商家、企业家对宾阳的热爱与关注。

  1. [内容来源:新浪收藏]
  2. [内容作者:新浪收藏]
  3. [责任编辑:WB001]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