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我的长辈知青Super kids百家奖
内容页头部banner

名家风采

瓜以南名:最难描画的还是南瓜本身
时间:2017-10-09 11:40:49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梁基永  

   原标题:瓜以南名

  

 

  南瓜图(国画) 高剑父 广州艺术博物院藏

  岭南地处中国之南,又因沿海的便利,是众多水果花木传入东土的窗口,甚至有名目上即可见出处的,南瓜即是一例。

  南瓜原产地,今日专家考证为南美一带,南瓜传入时间,《中国植物志》说是明代,也有说更早的。揆之元代大德《南海志》上记录有广州及附近几个县出产的菜名,不见南瓜,可知元以前确实未有广泛种植。然而到了明代中期,南瓜早已分布在中国各处,《本草纲目》说:

  南瓜种出南番,转入闽浙,今燕京诸处亦有之矣。三月下种,宜沙沃地,四月生苗,引蔓甚繁,一蔓可延十余丈,节节生根,近地即着。其叶如蜀葵,而大如荷叶。八九月开黄花,如西瓜花,结瓜正圆,大如西瓜。

  明代中期,南瓜已种到北方省份,以其瓜种南来,故名南瓜,北方因其颜色金黄,又呼为金瓜,而在广东,它更为人所知的名字叫番瓜,今日老人说起南瓜,仍以番瓜称呼,这个番字,便是它外来身份的确证。

  南瓜在广东,与其他瓜果一样普通而粗长,不必说田间专种,就是屋角隙地,也能长出十个八个,可供一家果腹。南瓜煮食方便,其肉质绵软,以猪肉鸡肉合煮,能吸肉类的鲜香,即使清煮,略加蒜蓉爆炒,亦能有荤菜气象。巧手的岭南厨师,还能以百合莲子煮作糖水,取其色金黄,味清甜无双。近年又有南瓜苗的吃法流行,在夏日南瓜枝蔓生长的旺季,将最嫩的长约手掌一部分连梢带叶与龙须状藤蔓摘下,可供清炒与上汤。

  我的喜爱南瓜,除了入馔,是它在众多瓜类之中,最宜入画。先是枝蔓,南瓜叶形硕大,翻卷的姿态尤为夸张,翠绿与深绿掩映互衬,粗壮的枝蔓,与细细的龙须刚好形成对比。缠绵之际,又有鲜色的黄花映入眼帘,南瓜花色很亮丽,黄中带淡红,犹如果肉一般,全开的时节,皱褶就像少女的短裙一样诱人。

  然而最难描画的还是南瓜本身,它的肉色变化极多,从深绿到金黄,上面经霜后即带一点点的粉斑,要画出厚重感实难。岭南派的几代画人,都以此物入过画,居廉喜欢画南瓜花,南瓜的花形硕大,偃仰翻卷,其姿态很诱人,又能以水和色彩撞出粉嫩的边线,因此他的南瓜花是一绝。高剑父的存世名作之中,有一幅纯以南瓜为题材的,除了花像师傅居廉之外,藤蔓之下,长着一个成熟中的南瓜,立体感觉强烈,从金黄到浓绿的过度与真瓜几无二致。瓜叶则用日本排笔大写意地挥洒而成,与瓜和花朵的细致形成对比。整幅作品用淡墨与浅朱磦烘染底色,这是来自东洋的画意了。很多年后,我拿到一幅关山月所画的南瓜巨幅,某个秋凉的晚上,我与关先生一起在他的画室挂起来欣赏,那是画的瓜棚下面,农村用的小箩筐挂着即将成熟的南瓜,南瓜分量重,将箩筐都压弯了,老先生看完又看,说:“这幅是抗战的时候,与高剑父老师一起到四会写生的时候画的,刚好与高师那幅南瓜是同一时期呢。”

  南瓜原本在地面种即可收获,岭南多水田,农人充分利用临水肥沃的便利,将瓜种在小河或田边的棚上,成熟之时,须以编织成的小箩筐承载,这是昔日的一景,在好几位老画家的作品中,我都见过这个素材,岭南画善用颜色,色彩的丰富又被竹子编织的瓜棚与箩筐水墨线条所中和,纵横交错,又似织体复杂的巴洛克乐谱一般耐看动听。岭南农家深信将瓜果种在水田之上,得水气蒸腾,即为上品,北方乃至外国的南瓜若有知,当艳羡不已吧。

  1. [内容来源:中国文化报]
  2. [内容作者:梁基永]
  3. [责任编辑:ying]
  • 微信关注二维码

    微信关注

  • 手机站二维码

    手机网站

欢迎进入中国电视文艺网互动平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到:
分享是奉献的果实、分享是快乐的前提!
中国电视文艺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中国电视文艺网在线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
          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
          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
          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
          自篡改为稿件来源:“中国电视文艺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新闻纠错:010-51281369 邮箱:zgdswy@qq.com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中国电视文艺网站联系。
#
0 条评论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 礼貌发言)

内容页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