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莫文蔚百家奖我的长辈颖儿
通用封面banner

名家风采

  •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时隔三年复出 加盟蓝瑛作品展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时隔三年复出 加盟蓝瑛作品展

     中新网杭州9月15日电(见习记者 胡哲斐 实习生 傅凌波)15日,“湖上有奇峰——蓝瑛作品及其师承影响特展”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开幕。本次展览将呈现蓝瑛师承渊源、绘画创作和其深远影响。此外,浙江省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也在展览中亮相。

    2017年09

    18

  • “长安画派”的地域文化特质

    “长安画派”的地域文化特质

     编者按: 近年来,地域美术史研究成为国内外艺术史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定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审美习惯等因素,造就了丰富多样的美术现象,酝酿出多彩的文化生态。不同区域深厚而独有的文化传统,无疑给地域性绘画注入了有益因子,而地域性画派的产生,则带动了百余年来中国美术的整体蓬勃发展。本期刊发的西安美术学院刘西洁教授《“长安画派”的地域文化特质》,即是西北地域美术研究的个案代表。“长安画派”以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的创作思想及精神内核,在20世纪中叶曾为中国画创作开辟了一条新路,其特有的个

    2017年09

    18

  • “赵孟頫书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展出

    “赵孟頫书画特展”在故宫博物院展出

    一位文人,历经宋、元两代,名满四海,荣际五朝,书法超迈唐、宋,承续『二王』,备极姿韵与法度,绘画开启了文人画的新时代,学生中有《富春山居图》的作者黄公望,他,就是赵孟頫!

    2017年09

    17

  • 宫廷御用画家孙位《高逸图》的人物解读

    宫廷御用画家孙位《高逸图》的人物解读

    从唐代的传世作品来看,《高逸图》是寥寥无几的唐代绘画作品之一。此画最早在北宋中期由驸马李玮收藏,卷首有宋徽宗赵佶御题“孙位高逸图”五字。此后,该画入北宋宣和内府,钤“御书”“宣和”“政和”“睿思东阁”诸印。嗣后又经明末清初着名藏书家梁清标藏,钤“蕉林秘玩”“秋碧堂”印。入清内府后,钤有乾隆、嘉庆、宣统诸玺。上世纪20年代,此画从颓败的清宫流散于民间,直至上世纪50年代,上海博物馆花巨资购得,成为镇馆之宝。

    2017年09

    17

  • 百年巨匠——43位文学艺术大师作品展将在北京开幕

    百年巨匠——43位文学艺术大师作品展将在北京开幕

    2017年9月16日在国家博物馆将举行“百年巨匠——43位文学艺术大师作品展暨纪录片首映式”。随后该展将分别在上海、山东、广东进行巡展,全面展示、介绍、宣传《百年巨匠》所涉及的六大篇章43 位巨匠的艺术成就及人生历程。展览将通过纪录片《百年巨匠》、宣传片、相关视频影像展示,巨匠作品、手稿、道具等实物呈现,《百年巨匠》系列丛书、系列精品集,以及其他关于巨匠生涯的纪念品、出版物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立体呈现一位位有血有肉的巨匠形象,让观者更为立体的了解这些文艺大师。该展览集中展出的作品体量之大,涉及相关机构之多

    2017年09

    17

  • 采茶歌——武艺个展

    采茶歌——武艺个展

    自2015年以来,武艺数次前往西湖考察、写生,形成了一批有关西湖的文化和地理构成的油画、手卷和雕版作品。今年春天,武艺又一次来到西湖,朋友开车载着他经过龙井,他从车窗里远远看到山上的茶园和在其中劳作、观光的人们。本来这里已是着名的旅游景点,他当时看到亦无特别的感触,只是回到北京之后“采茶”的意象在他头脑里挥之不去,愈来愈清晰,才有了这一批《采茶歌》。

    2017年09

    16

  • 情境下的明清人物:起坐捉笔砚,写我躯七尺

    情境下的明清人物:起坐捉笔砚,写我躯七尺

    “起坐捉笔砚,写我躯七尺。”是清代画家华喦在《自画像》上的题诗,讲的是他创作这张“自拍”的举动。在古代,绘画就是今天的拍照。在明清乃至更早的历史时期,人物画是不可替代的留影方式,它赋予了今人一睹前人风采的可能。

    2017年09

    16

  • 艺术家以瑞士大地为画布创作巨型画

    艺术家以瑞士大地为画布创作巨型画

     当地时间2017年9月11日,在瑞士Veytaux镇,法国艺术家Saype在当地的一个山坡上创作了一幅名为“未来故事”的巨型画。

    2017年09

    15

  • 一批尘封史料或改写画史 围棋、医术入画理

    一批尘封史料或改写画史 围棋、医术入画理

    清代画坛几乎被“四王”的创作与理论统领了,其中成就最高的当属王原祁,近代书画大师黄宾虹、吴湖帆等均受其影响。

    2017年09

    15

  • 精神归巢的旅程——陈福春书画作品印象

    精神归巢的旅程——陈福春书画作品印象

    陈福春,又名富春、别署达斋、秋水书屋主人。1955年出生于天津蓟县。1986年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现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书法家协会理事—创作评论委员会委员,天津印社副社长。

    2017年09

    15

  • 齐白石的《牵牛花》:白石老人童真的流露

    齐白石的《牵牛花》:白石老人童真的流露

    我喜爱两个人,一是齐白石,一是毕加索。他们虽背景不同,却如此坦荡,其内心一定有着秘密的,也许就是抽象那个东西吧。毕加索是把女人展开来画,齐白石则索性把女人画成白菜。两个人,齐白石更接近乡村,毕加索更接近神殿。前者的乡村是上帝创造的,后者的神殿也是上帝创造的。齐白石平易家常,毕加索狂放

    2017年09

    14

  • 米开朗基罗为“对手”评画

    米开朗基罗为“对手”评画

     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着名雕塑家和画家,他与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不过米开朗基罗性格暴躁而孤傲,他和达·芬奇、拉斐尔都合不来,相互间还经常吵架。

    2017年09

    14

  • 序与跋:笔墨当为心性表征

    序与跋:笔墨当为心性表征

    古代艺术门类中,中国古代绘画艺术与中国哲学关系十分深厚,如一般认为道家的自然思想对中国古代绘画有长久的影响。在绘画艺术形式上,唐代出现的水墨画,其“黑白世界”,既是古代哲学阴阳世界观在绘画形式上的体现,又受到道家与禅宗的深刻影响。同时,古代绘画的内涵与形式,也随着中国文化的整体变化而变化。魏晋隋唐以佛道人物、侍女牛马为绘画的主题,对山水林石的欣赏则是在中唐以后,尤其是在北宋以后,中国文化史上所谓唐宋转型的说法,在这里又一次得到呼应。中唐以后的绘画,佛道人物的形象逐渐让位于人世景物,宋元士大夫对乡野理想化生

    2017年09

    14

列表+内容通用右边第一
通用列表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