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从祥莫文蔚百家奖我的长辈颖儿
通用封面banner

名家风采

  • “变”乃自然之道:润物无声 积微所得也

    “变”乃自然之道:润物无声 积微所得也

    余服膺白石老人之艺,其曾有“布局心既小,下笔胆又大”语尤可体味。布局即章法,章法经营妥帖要细心,下笔大胆,中锋用笔又不必死守,不作停匀之笔,疾、徐、提、按、顿、挫等用笔随意而生变。先生又云:“见古今人之所长,摹而肖之能不夸;师法有所短,舍之而不诽。”有针砭时弊之功,今人尤应铭记也。

    2017年10

    12

  • 法国塞尚后人和中国艺术家在画布上的对话

    法国塞尚后人和中国艺术家在画布上的对话

     玛丽·罗兹,作为法国着名画家塞尚的重孙女,毕业于巴黎国家美术学院。她性格开朗中带点豪爽,言谈中流露艺术家的真诚。

    2017年10

    10

  • 代大权:谈木版画创作

    代大权:谈木版画创作

    版画家是通过版这面物质之镜反观自己,通过物理或化学的作用,以时间或空间为距离,反复验证着自己存在的意义与价值。通过与版的情感或理智的较量来修养自己的品性,从而实现认识自己、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终极目的。虽然于外人而言,这种行为方式更像是为难自己、麻烦自己、折磨自己,所谓画种性格便是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并成为画家性格的基础。

    2017年10

    10

  • 独领风气——弘一大师的“弘体佛家书”

    独领风气——弘一大师的“弘体佛家书”

      通透而光明的弘一法师是近现代史上中国文艺界一颗最耀眼的“佛珠”,他的传奇人生牵动了文艺宗教的方方面面,是在国难当头的非常时期遁入空门依旧不忘爱国爱人的“完人”。学一样,像一样,精一样,在那个大师群起的时代,弘一法师不失本真地演绎了一出人生大戏,从人性人格的角度来看,弘一法师的高度让许多同样辉煌的大师不得不恭敬地施以注目礼,即便位列大师行列,弘一的跨界之多,跌宕之大,应该没有第二人可以高攀和复制的。

    2017年10

    10

  • 米开朗基罗为“对手”评画

    米开朗基罗为“对手”评画

      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着名雕塑家和画家,他与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不过米开朗基罗性格暴躁而孤傲,他和达·芬奇、拉斐尔都合不来,相互间还经常吵架。

    2017年10

    09

  • “中国十大楷书”

    “中国十大楷书”

      何以谓“法帖”?以今人之评价准则,可归结为数点,即:艺术水平公认最高、师法者最众、传播范围最广、版本价值最珍。历史上刊行过诸多法帖,因其稀有,过去大多为王公贵族、商贾巨子们深藏,常人能得一二以睹真容,实已平生幸事。如今,随着印刷技术的高速发展,可称典范的法帖珍宝亦可全信息地化身千万,供大众欣赏与学习。

    2017年10

    09

  • 齐白石的《牵牛花》:白石老人童真的流露

    齐白石的《牵牛花》:白石老人童真的流露

    我喜爱两个人,一是齐白石,一是毕加索。他们虽背景不同,却如此坦荡,其内心一定有着秘密的,也许就是抽象那个东西吧。毕加索是把女人展开来画,齐白石则索性把女人画成白菜。两个人,齐白石更接近乡村,毕加索更接近神殿。前者的乡村是上帝创造的,后者的神殿也是上帝创造的。齐白石平易家常,毕加索狂放热情。

    2017年10

    09

  • 瓜以南名:最难描画的还是南瓜本身

    瓜以南名:最难描画的还是南瓜本身

      岭南地处中国之南,又因沿海的便利,是众多水果花木传入东土的窗口,甚至有名目上即可见出处的,南瓜即是一例。

    2017年10

    09

  • 赵孟頫楷书《三门记》

    赵孟頫楷书《三门记》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晶宫道人,中年曾署孟府,浙江吴兴人,宋宗室。入元官至翰林学士承旨,封魏国公,谥文敏,为元代书画大家。书法篆、隶、真、行、草无一不精,绘画山水、人物、山石、鸟兽,均享盛名,在我国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书法以真、行书为精,冠绝当时。早年学宋高宗赵构、张即之书,“妙悟八法,留神古雅”;中年得钟王遗规,旁及李北海、柳公权等人。取传统体势而又不拘泥成法,用笔圆转遒丽,别具匠心,人称“赵体”,与“颜、柳、欧”并称楷书“四大家”,《元史》有传。

    2017年10

    05

  • 在融合中创造 —— 杨永琚的中国画

    在融合中创造 —— 杨永琚的中国画

      杨永琚,1946年出生于广西浦北。1972年経黄旭先生介绍认识王雪涛先生,后游学北京、为王雪涛先生入室弟子,曾就学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赴日本学习日语及岩彩画。

    2017年10

    03

  • 军旅画家安茂水笔下的锦绣河山

    军旅画家安茂水笔下的锦绣河山

    他是千百万人民子弟兵中普通的一员,从戎岁月,数十年风雨,弹指一挥间。追寻故去的时光,千山万水留下他艰辛跋涉的足迹;放歌希望的明天,万里航程再次奏响生命的乐章。 他的身影,一次次走进人们的视野;他的名字,一次次被载入史册典籍;他的作品,一次次摘得艺术的桂冠。他用朴实的语言,真诚的劳作,践行着一个军人豪迈的誓言。

    2017年10

    01

  • 《读碑窠石图》中隐藏着千古之谜:曹操还是孟浩然?

    《读碑窠石图》中隐藏着千古之谜:曹操还是孟浩然?

     一千多年前的一幅中国名画,名曰《读碑窠石图》,系五代时期的画坛大师李成所绘,其知名度虽然不如《清明上河图》,然而确实也是中国古代绘画界的精品和上品。既有雄奇瑰丽的山水,又有古朴浑厚的石碑,以及神态悠远的人物,充分体现了当时美术水平的最高峰。然而,这幅画也留下一个悬案,图中有一位骑着驴子,悠闲静观石碑的老人,这位老人是谁?至今无定论。

    2017年09

    28

  • 板桥家书与田园情怀 清淡的幸福才能地久天长

    板桥家书与田园情怀 清淡的幸福才能地久天长

     中华几千年典型的乡村生活,常被视为最理想的生活。在中国人普遍的意识中,乡村生活最接近自然,能保持一个人体格与道德的健康状态。乡村的朴实与都市的繁华,导致了人们认知的落差,也导致了人生境界的落差。生活在乡村里的人大多纯真、俭朴、透彻,而生活在都市里的人相对就复杂、浮躁、欲望多,且极有可能奢靡腐化。因此,一个有清醒意识的人,在城市生活久了,会自然而然地发出渴望、赞美田园生活的呼声。翻阅名人家书及家训,随处充溢着这样的理想。

    2017年09

    27

列表+内容通用右边第一
通用列表底部banner

新闻网站: